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作为本市最著名的嘉农超市的仓库主管,黄豪掌管着公司上百种货物的仓储以及配送业务。仓库人员分成几个小组:收货组、存货管理组、发货组。收货组主要负责接收并且检验从不同供应商那里发来的货品数量是否正确,质量合格;存货管理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所有在库商品的保质期监督,以及及时把仓库各种货物的消耗情况汇报给黄豪,以便通知公司的采购部门及时补充必要的存货;而发货组的任务是处理客户的订单,并且组织人力到仓库进行相应的拣货及配货工作,然后送交运输部门进行运送。目前黄豪在仓库推行的是分区拣货法。经过试验,比起以前的单人拣货法,效率确实是有不少的改进。所谓单人拣货法,就是一张订单上所有商品的分拣都由一名拣货员完成,不管商品的种类数量多少,这个拣货员会依次经过整个拣货区的各个区域进行拣货;而分区拣货法,就是把整个拣货区分成几个区,每张订单都从食品区开始,而食品区的拣货员只负责分拣订单上所有的食品项目。当他完成所有食品的分拣后,就把订单交到食品区和饮料区之间的交接点,而饮料区的拣货员则会从交接点这里取得订单,继续进行订单上饮料的拣货。以此类推,订单依次经过日用品区、电器区和礼品区,最后到达装货区的时候,所有的商品的分拣也就完成了。今天黄豪来到仓库视察,最先到达食品区。眼前的景象让他颇觉满意,3个拣货员聚集在一排货架前,正麻利地配着货。让他不解的是,拣货小车的速度却慢得像蜗牛爬。发货组长见状,苦着脸说:“今天订单里的食品需求量很大,我们的人手不够。”黄豪一扭头,果然看见食品区前面的小桌上堆积着厚厚的订单。走过两排货架,就是饮料区,这里却是另一番光景。3个拣货员正闲坐聊天,拣货车里空空如也,交接点上一张订单也没有。黄豪探了探头,发货组长立马凑上来解释:“这3个是饮料组的,负责饮料的拣货,今天的订单上饮料的需求不多,所以他们暂时比较空闲”黄豪觉得很奇怪,不是说人手不够吗?既然他们暂时空闲,为什么不多调些人手去食品组,少安排些人在饮料组?本以为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轻松解决,可是发货组长仍然苦着一张脸,“黄经理呀,每张订单包括的类目都是不确定的,现在您看到的这些订单大多是食品多,饮料少,所以出现了食品组忙得焦头乱额,而饮料组却闲得优哉游哉的情况。可有的时候情况是完全相反的,饮料多而食品少,我总不能老把人调来调去吧?”黄豪一时语塞,当时为嘉农的仓库设计这个分区拣货法,完全是以自己以前公司的做法为蓝本考虑的,没想到嘉农的订单中各类商品需求变化这么大,自己真是疏忽了。当初在设计这个方案时考虑不周。这么一想,黄豪心烦加自责,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增加人手似乎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但是现在公司的预算十分紧凑,如果财务部发现仓库时不时会有闲置的工人,怎么也不会同意再增加人手的。继续加班加点,工人们会愿意吗?而且即使愿意也会给公司增加一大笔加班费用,到时候又怎么向财务交代呢?问题:

(1)列举嘉农超市可以选择的拣货模式,并说明其各自的利弊。

(2)结合本案例,确定拣货模式并阐述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

(1)配送中心常见的五种拣货模式:1、单人拣货法优点:拣货责任清楚缺点:不易熟悉品种;时效性差;库内保管责任不清2、分区接力拣货法优点:易于熟悉品种;库内保管责任清楚缺点:拣货责任不清;各区工作量不易平衡3、分区并行拣货法优点:时效性高缺点:拣货单处理成本高;拣货协同管理的要求高;对收货复核人员的要求高4、蚂蚁拣货法优点:能解决各区工作量不平衡的问题缺点:保管责任不清;拣货责任管理要求更高;组织以及绩效管理的要求高;5、店铺式拣货法优点:库内保管和拣货责任清楚;复核效率高;能部分解决各区工作量不平衡的问题;缺点:行走距离长;对收货复核的人员要求高

(2)拣货合理化建议1、应选择店铺式。2、主要依据:1)单人拣货法和分区接力拣货法在本案例中经过实践已经证明效果不好;2)分区并行拣货法对拣货单处理的要求高,在短时间里信息系统无法支撑的情况下很难实现;此外当前的人员也难以满足新的拣货模式;3)蚂蚁拣货法对组织管理以及绩效管理的要求高,而且每个拣货人员要能够实现跨区拣货,必须熟悉更多品种,在本范例中时间紧、培训缺乏的情况下很难短期取得成效;4)店铺式拣货法是目前时间、人员、系统、需求情况下变化最小、最容易实施同时又可以解决各区工作量不平衡的问题、提高拣货效率的方式。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