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赞扬一个历史学家对于具体历史事件阐述的准确性,就如同是在赞扬一个建筑师在完成一项宏伟建筑物时使用了合格的水泥、钢筋和砖瓦,而不是赞扬一个建筑材料供应商提供了合格的水泥、钢筋和砖瓦。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题干所要表达的意思

A.合格的建筑材料对于完成一项宏伟的建筑是不可缺少的。
B.准确地把握具体的历史事件,对于科学地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可缺少的。
C.建筑材料供应商和建筑师不同,他的任务仅是提供合格的建筑材料。
D.就如同一个建筑师一样,一个历史学家的成就,不可能脱离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
E.一个历史学家必须准确地阐述具体的历史事件,但这并不是他的主要任务。

答案

参考答案:E

解析:题干通过类比手法,把历史学家比作建筑师而不是建筑材料供应商;同时把“具体历史事件的阐述”比作“提供了合格的水泥、钢筋和砖瓦”。

阅读理解与欣赏

(12分)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

【注】①豕:猪。 ②轭:牛拉东西时架在颈上的曲木。 ③服田:驾牲口耕田。 ④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服田必以牛”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何不试之以足

C.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

D.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小题2:下列对文段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商於子尽管家贫,但他想尽办法劳作谋生,遇到取笑的人当然是“怒而弗应”。

B.本文寓意深刻,借宁毋的口吻,批评了当时一些“有激者”的错误做法。

C.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刺了治理国家不用贤人的社会现实。

D.这篇寓言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告诉读者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与建议,不能固执己见。小题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子矣             ②吾悯而

③子反怒而弗答      ④吾不知服田必以牛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2分)

⑵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2分)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