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有一瓶白色固体,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热,固体逐渐消失,放出水蒸气和其他两种气体,试管内除管口有少量水珠外,没有任何残留物。取0.350g这种固体跟过量的碱液反应,生成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这些气体正好能和30.0mL、0.100mol/L H2SO4完全反应;另取0.350g该固体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一种无色、无溴的气体,将这些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400g白色沉淀。

小题1:计算0.350g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物质的量。

小题2:根据实验及计算结果确定白色固体是什么?写出判断依据。

答案

小题1:n(CO32或HCO3)= 0.004mol,n(NH4+)=0.006mol

小题2:白色固体是(NH4)2CO3和NH4HCO3的混和物。判断依据见解析

小题1:固体与碱液共热时放出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有NH4+存在;固体与酸反应所生成的气体能与石灰水作用产生白色沉淀,证实固体中有CO32-或HCO3-,n(CO32或HCO3)=n(CaCO3)==0.004mol,n(NH4+)=2×0.003=0.006mol

小题2:从固体加热分解后,试管内没有任何残留物,以及生成除水蒸气之外只有两种气体,说明该固体中不含任何金属离子和其他酸根离子。所以该固体可能是(NH4)2CO3和NH4HCO3。在(NH4)2CO3中,NH4+和CO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在NH4HCO3中,NH4+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固体中,NH4+和CO32(或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6∶0.004=1.5∶1,所以该白色固体是(NH4)2CO3和NH4HCO3的混和物。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三:以下是某学校初三学生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二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