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用酸式滴定管准确移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0.20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滴定结果如下:

NaOH起始读数NaOH终点读数
第一次      0.10mL    18.60mL
第二次      0.10mL    18.00mL
第三次0.20mL18.10mL
(1)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

(2)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

(3)以下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E.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答案

(1)所用氢氧化钠的体积为:

(18.00-0.10)+(18.10-0.20)
2
=17.90,C(HCl)=
C(NaOH)×V(NaOH)
V(HCl)
=
0.20×17.90
25.00
=0.1432( mol/L ),

故答案为:0.1432;  

(2)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0,在不同PH的颜色变化为:无色-粉红色-红色,当滴定终点时酚酞由无色变粉红色,故答案为:无色变粉红色且30s不变色;

(3)根据C(HCl)=

C(NaOH)×V(NaOH)
V(HCl)
分析,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导致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故A偏高;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读数偏少,V(NaOH)偏少,故B偏低;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无影响;

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V(NaOH)偏高,故D偏高;

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氢氧化钠浓度降低,导致所用氢氧化钠体积增多,故E偏高.

故答案为:ADE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