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1分)材料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之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中 * * 悠久的文明史是一部兴水利、治水患、除水害的历史。从大禹治水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与尊重自然的科学精神,到林则徐把兴修水利、解民于困苦之中作为其人生理想,到现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这些“治水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兴修水利、治理水患,造福于人民。

材料二:水是生产之基,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治水就是抓转型;水是生态之要,气净、土净,必然融入于水净,治水就是抓生态;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脸时要看、口渴时要喝、灌溉时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为此,浙江省委省政府特地绘出了浙江“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线图。 (“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和民族精神的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在“五水共治”中发扬这些“治水精神”的重要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五水共治”中应如何发挥作用?(11分)

答案

(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发扬“治水精神”有利于实现人水和谐的生态美,为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4分)

②中 * * 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 * * 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 * * 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发扬“治水精神”,有利于在浙江“五水共治”中凝聚力量,团结奋斗,战胜困难,促进浙江全面发展。(6分)

(2)①政府要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浙江省政府要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通过“五水共治”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分)

②政府要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浙江省政府通过“五水共治”加强治水工程、防洪等一系列公共工程的建设,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保护好水生态。(3分)

③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都是最基本的民生。浙江省政府在“五水共治”要关注民生,尊重民意,求真务实。(4分)

题目分析:(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要求运用文化作用和民族精神的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 “治水精神”的重要意义。难度不大。考生要注意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分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发扬“治水精神”有利于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从民族精神的角度,中 * * 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 * * 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 * * 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文化的作用和民族精神的意义。

(2) 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回答政府在“五水共治”中应如何发挥作用。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的监督。政府在“五水共治”中充分的发挥其职能, 即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保护好水生态。本题难度不大。

问答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