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诗歌鉴赏:(4分)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小题1:《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分)

小题2:本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2分)

答案

小题1: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小题1:对故乡山水的依恋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鉴赏主要从三个方面考查,即赏意象内容、赏主题思想、赏表现手法。

(1)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2)考查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阅读理解与欣赏

(五)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1分)

小题1:、从本文中找出一个通假字。(1分)

              

小题2:、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2)不治将益深(   )

(3)桓侯故使人问(   )       (4)使人索扁鹊(   )

小题3:、用文中原句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桓侯不愿让扁鹊治病的原因是                      

(2)、从文中“疾在腠理”、“         ”、“           ”、“病在骨髓”可知桓侯的病越来越严重。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2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