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联想——文化致胜联想集团成立于 1984 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 20 万元人民币、11 名科技人员创办,到今天已 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2002 年财政营业额达到 202 亿港币,拥 有员工 12000 余人,于 1994 年在香港上市。2002 年内,联想电脑的市场份额达 27.3%(数据来源:IDC),从 1996 年以来连续 7 年位居国内 市场销量第一,至 2003 年 3 月底,联想集团已连续 12 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 来源:IDC)。2002 年第二季度,联想台式电脑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费电脑世界排名第三。联想文化建设经历了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性。 创业期,面对的是关系到生存的竞争压力,充满了创业的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那时常说的是“要把 5%的可能变成 100%的现实”。这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创业文化。1988 年,国家全国科技进步奖初评结果联想汉卡只得到二等奖。他们不满足这个结果,认为自己的产品 在国民经济的应用中具有重大意义,认为评委们或许还不了解联想汉卡。于是成立了一个专门工作 小组,组长由 25 岁的郭为担任。他们带着产品、全部技术资料,挨家挨户为评委讲解演示,精诚所 至,金石为开,在复议中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进入起步期,长远持久发展目标摆在面前的时候,联想企业文化走向了规则导向。向规则要 “精准和效率”,希望人人都能够“严格、认真、主动、高效”,把很多事情都放到一个个流程、 制度里去规范它。他们讲“做事三原则”:1.如果有规定,坚决按规定办;2.如果规定有不合理处, 先按规定办并及时提出修改建议;3.如果没有规定,请示的同时制定或建议制定相应规定。讲“围 着规则转”,员工的行为需要规范,业务怎么开展需要规范,企业怎么管理也需要规范,联想文化 进入了“严格”文化时期。比如用“人模子”来统一新员工的价值观,比如把总经理室的沟通演变 成固定的“早餐会”。当联想发展得越来越大,部门也越来越多的时候,发现单纯强调“严格”文化不利于公司内部 的协作,于是这一时期提倡团队意识、“亲情”文化,希望联想公司内部多一些利于协作的“湿润 空气”。“亲情”文化提倡互相支持,提倡互为客户理念,推行矩阵式管理模式,要求各部门和层 次之间互相配合,资源共享,倡导“平等、信任、欣赏、亲情”,实行“称谓无总”。从尊称“老 师”,到敬称“老总”,再到俗称“元庆”,联想对其掌门人的称谓历经了三大变化。柳传志说,“西方管理强调规范化,东方管理讲人情、亲情,或者说艺术化的管理比较多。联 想要以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为基础,而用人情、亲 I 青来进行调整。‘主原料’还是要规范”。问题:
总体上看企业文化在联想的管理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企业文化在联想的管理过程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的战略管理专家得出一项已为经验 所证明的结论:一个组织的长期规划成功与否,同用于制定规划的具体技术关系不大,而更多的取决于使规划的制定得以完成的整个文化传统。从联想的案例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在管理过程种发挥的作用:一是为战略的制定提供成功的动力。比如在创业初期,如果没有“充满了创业的决心,克服一切 困难的精神”,联想是不会取得以后的成功的。二是为战略实施的关键。进入起步期,长远持久发展目标摆在面前的时候,联想企业文化走向了 规则导向,向规则要“精准和效率”,希望人人都能够“严格、认真、主动、高效”,把很多事情都 放到一个个流程、制度里去规范它,这样一个制度化的要求,使企业的长远持久发展目标得以实施。 三是战略控制的“软性黏合剂”。战略控制可以通过规章制度、计划等“刚性连接”实现,但不 如共同的价值观、信念等这些“软性黏合剂”更为有效。当联想发展得越来越大,部门也越来越多的 时候,发现单纯强调“严格”文化不利于公司内部的协作,于是这一时期提倡团队意识、“亲情”文 化,希望联想公司内部多一些利于协作的“湿润空气”。“亲情”文化提倡互相支持,提倡互为客户理念,推行矩阵式管理模式,要求各部门和层次之间互相配合,资源共享,倡导“平等、信任、欣赏、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