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古诗文阅读。(5分)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诗人被贬谪到江州时作此诗。

小题1:全诗写得有声有色,请问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夜雪”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3分)

答案

小题1:2分)第一句,从触觉角度感知衾枕之冷,可见雪大;第二句从视觉角度见窗户之明,说明雪大、雪深;第三、四句从听觉角度闻折竹之声,可知雪重。(“触觉”“视觉”“听觉”占1分,具体分析1分。)

小题1:(3分) 夜深了,仍时时传来竹子被雪压断的声音,衬托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诗人彻夜无眠,透露了诗人谪居江州时的孤寂心情。(结合诗歌内容1.5分,情感1.5分。)

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

填空题
问答题 简答题

2004年3月,A市甲公司与B市乙公司在商品展销会上签订了一份成衣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一批优质成衣,总价款50万元,由甲公司代办托运,货到付款。并约定违约金为合同价款的10%。8月16日,甲公司将货物交乙公司指定的承运人A市铁路运输公司运输。8月18曰,火车行至B市边界,由于突发泥石流,这批货物全部被洪水冲走。9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催要货款。乙公司以未收到货物为由,拒绝付款,并要求甲公司支付违约金,并赔偿其因此受到的损失。甲公司提出其已将货物交给承运人,责任应该由承运人负担。A市铁路运输公司也多次向乙公司索要运费。为此,三方争执不下。乙公司于是向B市人民法院起诉。

问题:

1.该批成衣由甲公司办理了托运手续后,甲公司是否还要承担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2.假如法院判令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货款,这样的判决是否正确?

3.假如该批货物并未损失,只是由于甲公司交货迟延,致使乙公司错过了销售旺季,不得不低价销售,损失5.5万元。那么在甲公司支付了5万元的违约金后,乙公司能否继续要求甲公司赔偿?为什么?

4.对该批货物的损失,A市铁路运输公司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其支付运费的请求应否予以支持?

5.如果双方在合同中还约定了定金15万元,定金合同是否有效?

6.依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B市人民法院是否拥有管辖权?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