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病史病人男性,40岁,高中文化,从事家禽屠宰工作。病人20余天前劳累后出现乏力、纳差,伴厌油、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多次,仍坚持工作。其后症状加重,并出现腹胀,尿黄如浓茶样,10余天前家人发现病人全身皮肤、双目黄染,在当地卫生院诊治,效果欠佳而前来住院治疗,拟诊“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起病后无畏寒、高热,无排白陶土样便及皮肤瘙痒,无黑便、酱油样尿、牙出血、鼻出血,无关节痛、皮疹,无尿少、血尿,中间有乱语、烦躁及睡眠障碍。病后体重减轻约3kg。4年前体检发现HBsAg(+),HBeAb(+),无明显症状,未定期检查肝功能。已婚,育有2子,妻儿体健,家庭关系融洽,经济状况一般。个性随和,不嗜烟酒,无其他不良嗜好。病人及家属对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
身体评估体温36.7℃,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7mmHg。身高 178cm,体重70kg。意识模糊,反应迟钝,计算力下降,皮肤巩膜深度黄染,有肝掌,无蜘蛛痣及胸前毛细血管扩张。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肝浊音界无缩小。Murphy’s征(-)。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轻度水肿。扑翼样震颤阳性。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常规:红细胞3.43×1012/L,血红蛋白96g/L,白细胞5.79×109/L,血小板133×109/L。尿常规:尿蛋白(-),尿胆红素(+++)。粪便隐血试验 (-)。肝功能检查:ALT228U/L,AST224U/L,清蛋白33.7g/L,球蛋白27.9g/L,总胆红素524.6μmol/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25.7s,凝血酶原活动度27.4%。乙肝两对半:HBsAg(+),HBeAg(+),HBeAb(+),HBcAb(+)。腹部B超:右肝轻度缩小,肝内未见明显占位病变,少量腹水。

该病例的医疗诊断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慢性乙肝,肝性脑病

选择题
问答题

2007年12月22日,沉没在苍茫海水中800多年的中国古沉船“南海一号”的“惊艳一浮”,让无数国人为之自豪,它既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实证,又推动了中国水下考古学科的建设。据保守估计,其上载有6万至8万件文物,在已发掘出的文物中发现了大量瓷器、宋代铜钱、铁锅、梳篦等物品。

(1)中国的青铜举世闻名,青铜属于                     材料;

(2)中国的铁锅源远流长,受到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推崇,原因之一是由于铁锅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若人体缺乏铁元素,容易引起                         症;

(3)被发掘出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这是因为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以及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铜绿的组成判断,若要除去铜钱表面的铜绿,可选用的试剂为                              (填化学式);

(4)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银离子以及污泥。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银和硫酸亚铁晶体。方案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分离所得混合物的方法是                                

②步骤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银,不需要进行步骤③,你认为是否合理?理由是                                 

④步骤④的操作是                               ,溶液2和溶液3为什么要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