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依下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

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用上面的坐标图表示,问:

(1)Ⅰ代表哪两组装置的质量变化,说明理由:______.

(2)Ⅱ和Ⅲ分别代表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Ⅱ______Ⅲ______.

(3)依据上述实验原理,请设计实验证明叶的上、下表面的气孔的相对数量多少.

实验步骤______.

预期结果分析______.

答案

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而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水蒸气则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水面加油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的蒸发,

(1)(2)装置A由于叶子未处理,所以能正常进行蒸腾作用,试管内的水减少的比较快,装置B中叶子的下表皮被用凡士林涂抹,所以下表皮无法进行蒸腾作用,而上表皮照样可以进行,所以试管内的水减少的比较慢,而装置C中叶子的上、下表皮都用凡士林涂抹,和装置D没有叶子一样所以植物无法进行蒸腾作用,试管内的水不减少.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曲线Ⅰ代表的是装置C、D内水的变化情况;曲线Ⅱ代表的是装置B内水的变化情况;曲线Ⅲ代表的是装置A内水的变化情况.

(3)实验步骤:利用图中的B装置,增加E装置使E的叶片上表面涂上凡土林,其后每隔一段时间,观察装置的质量变化,并记录数据.

预期结果分析:如果B比E装置水分减少速度快,证明上表皮的气孔数量多,如果B比E装置水分减少速度慢,证明上表皮的气孔数量少.

故答案为:(1)(6分)C、D;C的上、下表面涂了凡土林,D没有叶片,都不会发生蒸腾作用.

(2)(6分)B  A

(3)(6分)实验步骤:利用图中的B装置,增加E装置使E的叶片上表面涂上凡土林,其后每隔一段时间,观察装置的质量变化,并记录数据.

(6分)实验结果:如果B比E装置水分减少速度快,证明上表皮的气孔数量多,如果B比E装置水分减少速度慢,证明上表皮的气孔数量少.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