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默写题

古诗词积累:联系上下文,按括号里的提示,填写古诗句。(11分)

仰视自然的古人,比我们拥有更多的浪漫情怀。苏轼目睹早春的生机盎然,而兴人生亦可老当益壮的达观与豪情:⑴“            。”(《浣溪沙》)。陆游夜半惊闻风雨声,而在梦中一身戎装、快马扬鞭为故国呐喊:⑵“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刘禹锡在秋日的爽朗明快中,看到一鹤为天空别开生面,不禁精神抖擞:⑶“        ”。(《秋词》)。李白远游荆门,看江水滔滔,而觉故乡的情深意厚:⑷“        。”(《渡荆门送别》)。陶渊明月下归来,月华遍野,心生喜悦,忘却早起耕作的辛劳:⑸“        。”(《归园田居·其三》)——四季绚然,昼夜清丽,天高远,水柔媚,与自然结缘,拨响内心的琴弦,你还可以走得更远。

答案

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⑵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⑷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⑸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不仅会背还要会运用。。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第一题A企业为矿山企业,地下金属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和下行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2012年5月9日8时,司机甲和司机乙开始在井下1150工作面进行铲装作业。9时,甲使用的铲装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作业,于是来到休息室休息。10时30分,乙完成自己的铲装工作量后也来到休息室。甲见乙来到休息室,便借用了乙的铲装车进行作业。11时,甲发现铲装车的监控系统显示排气管温度已达170℃,便停止铲装作业,将车开到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11时10分,甲再次启动乙的铲装车时,发现发动机下方着火,甲取下车载灭火器灭火,火未灭掉,于是去叫休息中的乙,并和乙一起从休息室拿了两个大容量灭火器进行灭火,但由于已引燃井下临时加油罐中的柴油,火焰蔓延,无法扑灭。11时30分,甲将火情报告给在附近的工区值班员丙,丙向调度室作了电话报告,调度员丁接到丙的火情报告后进行了记录,但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丙向调度室报告火情后,与甲各拿一个灭火器赶往着火现场灭火,甲、乙、丙看到火势猛烈、冒出阵阵浓烟,并感觉呼吸困难,遂于12时返回地面。由于未能及时控制火势,造成着火铲装车下风侧巷道和工作面的作业人员17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421万元。事故调查确认该起事故的过程为:铲装车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排气管温度过高;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l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该起事故中,造成人员伤亡的燃烧产物有(  )。

A.CO

B.N2

C.C02

D.H20气

E.NH3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