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一级资质装饰施工队承接了一大厦南面石材及北面玻璃幕墙的安装工作。在进行石材幕墙施工中,由于硅酮耐候密封胶库存不够,操作人员为了不延误工期即时采用了不同于硅酮结构胶的另一品牌,事后提供了强度实验报告,证明其性能指标满足了承载力的要求。
9月份在北面剪力墙的外侧安装点式玻璃幕墙。土建工程已经完毕,施工时没有预埋件,而且抹灰工序已经完成。现需要在该处安装后埋件,安装完毕后土建要对其进行抹灰和涂料处理。抹灰后埋件不得外露。
施工过程中,其幕墙生产车间正在进行结构胶注胶生产工序,情况如下:
(1)室温为25℃,相对湿度为50%。
(2)清洁注胶基材表面的清洁剂为二甲苯,用白色棉布蘸入溶剂中吸取溶剂,并采用“一次擦”工艺进行清洁。
(3)清洁后的基材一般在1 h内注胶完毕。
(4)从注胶完毕到现场安装其间隔为一周。
在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之间填充了防火材料,并用1.5 mm厚的铝板固定。为了便于通风,防火材料与玻璃之间留有3 mm的间隙。
玻璃幕墙工程验收前,应将其表面擦洗干净。
玻璃幕墙验收时施工单位提交了下列资料:
(1)设计图纸、计算报告、设计说明、相关设计文件;
(2)材料、配件、附件及组件的产品合格证书、质量保证书、复验报告;
(3)进口材料的检验检疫证明;
(4)隐蔽工程验收文件;
(5)幕墙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6)幕墙部分及分项检验记录;
(7)外观质量评定表;
(8)幕墙工程出厂合格证。
玻璃幕墙工程验收时应对玻璃幕墙安装施工项目进行隐蔽验收。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应进行观感检验和抽样检验,应以一幅玻璃幕墙为检验单元,每幅幕墙均应检验。
玻璃幕墙工程抽样检验数量,每幅幕墙的竖向构件或竖向拼缝和横向构件或横向拼缝应各抽查5%,并均不得少于3根;每幅幕墙分隔应各抽样5%,并不得少于10个,所抽检质量均应符合规定。
问题:1. (1)硅酮耐候密封胶的采用是否正确硅酮耐候密封胶除了提供常规的试验数据和相容性报告外,还应提供什么试验报告本工程大量使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合格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应具备什么条件
(2)安装后埋件前要对剪力墙该部位做出什么处理安装完毕后要做哪方面的检查工作
(3)施工单位提供的竣工验收资料的内容是否齐全如果不齐全的话,还需要补充什么
(4)注胶工序的工艺是否合理防火材料的填充工艺是否合理如有不妥的地方应该如何处理
(5)玻璃幕墙安装施工应对哪些项目进行隐蔽检验
(6)工程安装玻璃幕墙时与主体结构施工进行交叉作业,按照《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其防护网应如何搭设金属、石材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埋设。预埋件应牢固,位置正确,预埋件的位置误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复查。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按照《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其偏差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以内

答案

参考答案:(1)按规范JGJ133--2001第3.5.3条规定,同一幕墙工程应使用同一品牌的硅酮结构胶和硅酮耐候密封胶。按规范JGJ133--2001第3.5.2条规定,硅酮耐候密封胶除了提供常规的试验数据和相容性报告外,还应提供证明无污染的试验报告。
合格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应具备:
①幕墙工程中使用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 16776的规定。
②硅酮结构密封胶使思前,应经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与其相接触材料的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试验,并应对邵氏硬度、标准状态拉伸粘结性能进行复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应具有商检报告。
③同一幕墙工程应采用同一品牌的单组分或双组分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并应有保质年限的质量匪书。用于石材幕墙的硅酮结构密封胶还应有证明无污染的试验报告。
④同一幕墙工程应采用同一品牌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硅酮耐候密封胶。
⑤硅酮结构密封胶生产商应提供其结构胶的变位承受能力数据和质量保证书。
⑥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硅酮耐候密封胶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2)安装后埋件前需要把该处剪力墙的抹灰打掉,后埋件必须与混凝土主体直接接触。后埋件安装后还要抹灰,而且后埋件的固定螺母不能外露,所以要计算后埋件厚度和螺母的高度之和。同时抹灰层对螺母的外端还应该有一定的覆盖厚度,当抹灰层厚度满足不了以上要求时,就要把墙面踢进一定的深度,以保证后埋件安装完毕后,抹灰层能覆盖螺母并且不外露。
后埋件安装完毕以后要对锚栓进行拉拔试验,试验的数据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要对后埋件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3)幕墙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内容有缺项,需要补充:
①硅硐结构胶的认证证书、质量保证书、合格证书;
②硅硐结构密封胶相容性及粘结性能检测报告。
(4)关于注胶工艺的工序,①室温合理,相当湿度合理;②清洁溶剂为二甲苯合理,但白色棉布不应蘸入溶剂中,而应将溶剂倒在棉布上,并采用“二次擦”的工艺进行清洁;③清洁后的基材应在15~30min内注胶完毕;④从注胶完毕到现场安装其总的养护期应达到14~21d。
关于防火材料的补充:①防火材料不能用铝板固定,因为铝板不耐高温,应该用不小于 1.5 mm厚的镀锌钢板固定;②防火材料与玻璃、墙体之间不能留有间隙,必须安放严实,否则一旦起火,下层的浓烟便沿着间隙往上窜,失去了防火的作用。
(5)应对以下项目进行隐蔽检验:①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的安装;②幕墙四周、幕墙内表面与主体结构之间间歇节点的安装;③幕墙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及墙面转角节点的安装;④幕墙防雷接地节点的安装。
(6)当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安装与主体结构施工交叉作业时,在主体结构的施工层下方应设置防护网;在距离地面约3 m高度时,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6m的水平防护网。
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预埋件的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 mm,预埋件位置偏差不应大于 20 mm。

解析:[考点] 1A414070建筑幕墙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与1A43204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有关技术标准
该案例要求考生掌握玻璃幕墙的施工技术和标准。从题型上看,是第一章技术与第三章法规相合的一道综合案例题。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汉藏文化同源论

龙西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汉藏同源首先是血缘上的同源。前几年医学界通过对藏族进行白细胞抗原(HLA)研究发现,藏民族属中国北方人群的一部分,起源于华北地区,这为藏民族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而免疫遗传学白细胞抗原研究,是当今世界最权威的人类血缘关系监测手段。不久前,美国哈佛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云南大学的一批科学家通过对中国22个省市的汉族人群以及云南、西藏、青海等地藏族人群的男性Y染色体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汉族人群和藏族人群具有相同的特异性Y染色体类型,这再次为汉藏民族属于同一起源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证据。

从考古学的角度讲,中原地区至少在8000年以前就向中亚、西亚和北欧传播了彩陶制陶术和象形文字。

(1)考古表明,西藏的旧石器文化起源于华北地区。

(2)西藏细石器文化源于北方草原,而北方草原的细石器文化同样源于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

(3)西藏新石器文化既有自己地方的特色,又存在大量中原仰韶文化和南方长江流域考古文化的重要因素。

(4)拉萨曲贡遗址与齐象文化存在某种联系。

(5)从考古学上讲,西藏基本是属于中国考古文化的范围,从西藏以西的克什米尔兹霍姆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半地穴房屋有长方形双孔石刀,有明显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因素。

(6)克什米尔兹霍姆遗址,有黄河上游彩陶文化的强烈影响因素。

(7)以及不久前在印度北部山区发现的公元前2500年的中国龙岩画。

多识(西北民族学院教授):语言和文化是民族基本特征。甲民族和乙民族在语言和其他文化方面的相近、相似、相同点是甲乙两个民族在血缘和文化上有着不同寻常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羌族史》的作者说:“语言是标志一个民族共同休的主要特征之一,具有相对稳定性。有着亲属关系的语族,在历史上的联系必然是紧密的。”藏族是古羌人的后代,羌语就是古臧语。在汉语的基本词汇和古词中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古羌语,和藏语完全相同。这种情况在发音变化较大,失去入声韵的北方方言中不太明显,但在保持古音入声韵的南方方言,特别是闽、粤语中尤其明显。

龙江西:主张汉藏同源,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直是中国历史学的一个学派。如范文澜先生就认为,吐蕃是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 * * ,它开拓了中国的西南部疆域。后来,西学东渐之风兴起,19世纪末,出现历史疑古派,他们用西方历史学观念来研究中国历史。现在事实已证明,他们对中国历史的怀疑,很多都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的贡献,正是有了这种怀疑的态度,才使得我们后来的历史学建立在了一种科学的基础和方法上。

对汉藏两族语言的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藏语和汉语有着亲属关系,它们由同一语言系统发展而来

B.汉语和藏语有着亲属关系,是证明藏族为中 * * 共同体组成部分的首要依据

C.羌语就是古藏语,但古代汉语中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古羌语,表明了汉语与藏语的密切联系

D.汉藏同源,也表现在语言的同源上,语言同源密切了汉藏两族人民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