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列电客车以速度大于10km/h现另一列静止的电客车相撞时,除车钩系统继续参与能量吸收外,司机室底架也将参与能量吸收以保护乘客。
参考答案:错
解析:底架不吸收能量
患者男,58岁。3周前自觉上腹部不适,伴有反酸、嗳气,服用铝碳酸镁后好转。大便色黑,一天1~2次,成形,未予注意。一天前,进食烤馒头后,自觉上腹部不适,伴有恶心,伴有便意,排出柏油样便600ml,呕咖啡样液体300ml,伴有黑蒙,一过性意识丧失,家人急送来院,查血红蛋白48g/L。发病以来体重无明显变化,有乏力,胃纳较差。查体:T37℃,心率110次/分,血压90/60mmHg,皮肤苍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可疑黄染,双肺无异常,腹软,未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二指,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5次/分。既往曾在农村插队,否认烟酒嗜好。曾因胆囊手术有过输血史。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及服药史。
提示:患者的辅助检查提示:血生化:ALT60U/L,AST50U/L,TBIL54μmol/L,ALB25g/L,HBsAg(-),抗-HCV(+),HCVRNA3.2×104IU/ml。否认疫水接触史,否认化学物质、毒物接触史。目前考虑该患者肝硬化病因为()。
A.乙肝肝硬化
B.酒精性肝硬化
C.丙肝肝硬化
D.血吸虫性肝硬化
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F.淤血性肝硬化
G.药物性肝硬化
社会主义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为壮观、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
材料一:社会主义学说以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摩尔撰写的《乌托邦》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迄今已有48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它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叶,社会主义学说一直处于空想阶段。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飞跃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其主要代表是列宁和毛 * * 同志。第三次飞跃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其主要代表是邓 * * 同志。
——《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三次飞跃》
材料二:1936年11月,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时说,……苏联社会已经“在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
材料三:二战胜利后,英国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领导了一场社会主义试验。艾德礼说:“工党政府正在英国建立一种优于资本主义和苏联式社会主义的最好的制度。这种制度叫做民主社会主义”。1948年,艾德礼颇为自豪地认为工党已找到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模式,“一种把个人自由与计划经济、把民主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制度”。
材料四: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胡 * * 在十八大的讲话
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飞跃的标志是什么?列宁在革命实践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