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设在经济特区的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经营期20年,2000年开始生产经营,当年获利并开始享受五年的减免税优惠。2005年,总产值4500万元,出口产值1980万元;2006年总产值5500万元,出口产值4400万元;该企业2005年,企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 850万元,缴纳所得税85万元;2006年,企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1200万元,上缴所得税120万元。
经检查,该企业2005年将下列支出在收入中列支:
(1)向关联企业支付管理费40万元;
(2)支付境外资本金借款利息35万元;
(3)生产车间扩建工程支出90万元;
该企业2006年将下列支出在收入中列支:
(1)向一项体育竞赛支付赞助费35万元;
(2)支付流动资金的借款利息40万元,借款本金500万元,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利率7%;
(3)列支5名外籍高级管理人员境外社会保险费30万元。
要求:请正确计算该企业2005年、2006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补缴的所得税。 (假设地方所得税免征)

答案

参考答案:2005年应纳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850+40+35+90=1015(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1015×15%=152.25(万元)
应补缴所得税额=152.25-85=67.25(万元)
(2005年出口产值1980万元,占总产值4500万元的百分比为44%,企业当年适用税率 15%)
2006年应纳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1200+35+(40-500×7%)+30=1270(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1270×10%=127(万元)
应补缴所得税额=127-120=7(万元)
(2006年出口产值4400万元,占总产值5500万元的白分比为80%,企业当年适用税率 10%)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125000m2,地下3层,地上2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坑开挖深度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建设单位审批;依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三家装饰装修公司。上述分包合同均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事件2: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劳动力计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
事件3: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现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事件4: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工前编制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和节点处理措施。
[问题]

事件4中,板材组装应按什么顺序进行板材安装节点应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