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大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海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销售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额。大海公司历年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大海公司、A公司无关联方关系,历年财务报告均于次年4月30日批准报出。有关资料如下:
(1)大海公司2008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大海公司2008年1月1日用银行存款3 600万元购入A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从而持有A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30%,采用权益法核算。2008年1月1日A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为12 000万元。假定取得投资时点被投资单位各资产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
②2008年3月16日,A公司董事会提出如下200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按2007年度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分派现金股利190万元,分派股票股利150万元(150万股,每股面值1元)。
③2008年4月16日,A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决定利润分配方案如下:按2007年度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分派现金股利300万元,分派股票股利150万元(150万股,每股面值1元)。
④2008年5月16日,大海公司实际收到股利。
⑤A公司2008年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资本公积150万元。
⑥A公司2008年度实现净利润458万元。
(2)大海公司2009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大海公司2009年1月1日用一台大型设备和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丙公司持有A公司50%的股权。该大型设备原值为30 000万元,已提折旧为12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允价值为16 000万元。库存商品账面成本为80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为进行投资发生设备评估费、律师咨询费等2万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假定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大海公司和丙公司无关联方关系。
②2009年3月16日,A公司董事会提出如下2008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按2008年度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分派现金股利190万元,分派股票股利150万元(150万股,每股面值1元)。
③2009年4月16日,A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决定利润分配方案如下:按2008年度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分派现金股利360万元,分派股票股利150万元(150万股,每股面值1元)。
④2009年4月20日,大海公司实际收到股利。
要求:
(1)编制2008年1月1日投资的会计分录;
(2)编制2008年4月16日A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3)编制2008年5月16日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4)编制2008年12月31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会计分录;
(5)编制2009年1月1日对A公司原投资的账面价值调整的相关会计分录;
(6)编制2009年1月1日再次投资的会计分录;
(7)编制2009年4月16日A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8)编制2009年4月20日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答案

参考答案:编制2008年1月1日投资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600
贷:银行存款 3 600
(2)编制2008年4月16日A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股利 90(300×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90
(3)编制2008年5月16日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90
贷:应收股利 90
(4)编制2008年12月31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45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5(150×30%)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37.4(458×30%)
贷:投资收益 137.4
(5)编制2009年1月1日对A公司原投资的账面价值调整的相关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23.66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3.74(137.4×1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37.4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5(150×30%)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45
(6) 编制2009年1月1日再次投资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18 000
累计折旧 12 000
贷:固定资产 30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17 172(16 000+1 170+2)
营业外支出 2 000(18 000-16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8 000
主营业务收入 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银行存款 2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
贷:库存商品 800
(7)编制2009年4月16日A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股利 288(360×8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88
(8)编制2009年4月20日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88
贷:应收股利 288

综合题

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南京静海寺         图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图三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mot).ernity)和“传统”(trA.D.ition)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3分)

(2)材料二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4分)

(4)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