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六:张小姐是某外企的市场部经理,年轻有为,收入客观。最近张小姐打算给自己添置一辆新车,但她前不久刚刚买了房,手中资金有限,一次付清车款有一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张小姐的理财规划师建议其通过贷款方式购车。
根据案例六,回答30~39题:

根据张小姐的情况,她的所有贷款月供款与税前月总收入的比率在( )比较合适。

A.23%~28%

B.33%~38%

C.43%~48%

D.53%~58%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房屋月供款占借款人税前月总收入的比率,一般不应超过25%~30%;房屋月供款加上其他10个月以上贷款的月供款得到的总额占借款人税前月总收入的比率,一般应控制在33%~38%之间。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洛克主张的“三权分立”,其理想方案是英国的议会君主制。他主张立法权能够制约国王和政府的行 * * ,甚至主张在国王和政府的行 * * 侵害人民财产时,有权推翻政府。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孟德斯鸠进一步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并阐述了三个权力互相牵制的重要性。他论证,为了防止出现暴君政体,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应该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机构。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行 * * 应该交给国王为首的政府机关,司法权应该由陪审法庭掌握。孟德斯鸠认为,三个权力的分立,必然具有互相妨碍的作用,但是在搞得好的情况下,毕竟能够协调运转。孟德斯鸠这一套“三权分立”的学说,对于国王的权力确实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据刘书林《试论美国“三权分立”模式的本质及局限》整理

材料二

孙中山在考察西方政治体制后说,西方所说的三权,中国古已有之,中国讲是君权。但是中国的君权不仅包括行政、立法、司法权,还包括考试和监察权,而后两项是西方制度中所没有的。所以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宪法要创造一种新主义,叫作“五权分立”,这不但是各国制度所没有,便是学说上也不多见,可谓“破天荒的改体”。孙中山进一步解释道,这“五权”属于政府的权力,叫治权,而民权中人民所拥有的权力,包括选举、罢免、创制及复决之权四项,为 * * 。政府只能行使“治权”,而由人民来行使“ * * ”,并且要用人民手中的“四权”来控制国家机器的“五权”。

——史晓捷《孙中山治国思想与中国文化的传承》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权分立主张的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孙中山权力分立思想形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