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推断题

有某固体混合物,已知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FeCl3、Na2SO4、NH4NO3、Cu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探究其组成,做了如下实验(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步骤①:向一定量固体混合物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充分反应,过滤。发现有无色气体A生成,得到无色溶液B和蓝色沉淀C。

步骤②:向无色溶液B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溶液D和沉淀E。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测试气体A,试纸变__________色。

(2)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在溶液D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

(4)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

得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蓝   (2)FeCl3      (3)NO3、Cl

(4)Na2SO4 + BaCl2 = BaSO4↓+ 2NaCl

(5)Na2SO4;理由:CuSO4一定存在,与NaOH反应后生成的Na2SO4在溶液B中已经能与BaCl2反应生成沉淀

题目分析:步骤①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无色气体A生成,说明该气体为氨气,混合物中有硝酸铵,得到蓝色沉淀,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有硫酸铜,得到无色溶液,说明原混合物中没有氯化铁,步骤②中加入硫酸钠有白色沉淀,说明溶液B里面有硫酸根。(1)气体A为氨气,溶于水显碱性;(2)根据分析固体混合物中肯定不存在的是氯化铁;(3)根据分析在溶液D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NO3、Cl;(4)步骤②中是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5)不能确定是否存在Na2SO4;理由:CuSO4一定存在,与NaOH反应后生成的Na2SO4在溶液B中已经能与BaCl2反应生成沉淀。

点评:常见的化学反应经常作为推断题的素材出现,中考题中经常有考察,但不是每年都出大题,有时在选择题中出现,这种题要是平时要注意积累和总结。

问答题 简答题
问答题

某商业用房工程,建筑面积15000m2,地下1层,地上4层,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采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99-0201)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程工期自2009年2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工程承包范围为图纸所示的全部土建、安装工程。合同造价中含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120万元。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2009年5月12日,工程所在地区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造成施工现场部分围墙倒塌,损失6万元;地下1层填充墙部分损毁,损失10万元;停工及修复共30 d。施工单位就上述损失及工期延误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
事件2:用于基础底板的钢筋进场时,钢材供应商提供了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施工单位只进行了钢筋规格、外观检查等现场质量验证工作后,即准备用于工程。监理工程师下达了停工令。
事件3:截至2009年8月15日,建设单位累计预付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共计50万元。
事件4:工程竣工结算造价为5670万元,其中工程款5510万元,利息70万元,建设单位违约金90万元。工程竣工5个月后,建设单位仍没有按合同约定支付剩余款项,欠款总额1670万元(含上述利息和建设单位违约金),随后施工单位依法行使了工程款优先受偿权。
事件5: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按“制造成本法”核算了项目施工总成本,其构成如下:直接工程费4309.20万元,措施费440.80万元,规费11.02万元,企业管理费332.17万元(其中施工单位总部企业管理费为220.40万元)。
[问题]

事件1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分别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