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截至2010年底,我国农村地区处于贫困标准以下的人口多达2688万,城乡收入差距之比仍高达3.23:1。为减缓农村贫困,我国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等一系列减贫规划。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

材料二:截至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19.31%,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只有东部地区的70%和55%左右,西部地区还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5%左右。2012年2月,国家颁布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上个世纪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的第三个西部大开发规划。

材料三:据统计,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农村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2012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指出,严格控制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1)请结合材料,联系所学内容,按照“国情→政策(战略、国策等)→目标”的思路,在以下相应括号后填上适当的内容。

据材料一:城乡发展不平衡→实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材料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据材料三:资源、环境形势严峻→③________________→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国家实施减贫计划、西部大开发规划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说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三个材料及问题,概括得出一个有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或实现城乡共同富裕);②区域(或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③实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2)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维护、巩固民族团结;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或缩小各民族发展的差距)。(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3)提高节水意识(或节约用水);提高环保意识(或不污染水)。(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4)示例一: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或立足国情),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或发展战略、国策)。示例二: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