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究题

分析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共4分)

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再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

⑴一段时间后       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⑵发生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⑶若大气中,该气体的浓度过度增加,会引起   (    )

A.温室效应

B.酸雨

C.臭氧层破坏

D.大气污染

答案

(4分)  ⑴乙      二氧化碳    ⑵肺      ⑶A

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分析题.通过实验来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进行比较,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本实验中利用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这个特性来验证二氧化碳.解答此题的难点是,正确地理解甲、乙两装置的进气与出气设计.

解答:解:(1)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气体从甲瓶吸入因此甲装置就为吸气口.再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呼出气体进入乙瓶,因此瓶是吹气用的.吸入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较少,没有使甲瓶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但进入人体后,在肺部毛细血管发生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根据气体的扩散作用原理,扩散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呼出体外,所以人呼出的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较多,故乙瓶的石灰水会变混浊.

(2)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3)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的浓度过度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故答案为:

(1)乙;二氧化碳;

(2)肺;

(3)A.

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如何进行实验,需要做题者认真思考后才能知道.所以做此题的突破口,首先从如何操作该实验装置入手

单项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案例八: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9岁,工人。 案例介绍:求助者结婚两年,但因工作关系,一直两地分居。最近,经常因小事与丈夫发生争执。目前处于“冷战”状态,非常苦恼。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求助者:我们俩总是吵架,我都快烦死了,现在失眠、健忘,还爱发脾气,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很影响工作,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请你说说吵架的具体原因,行吗? 求助者:我们本来见面机会就少,只能电话联系,总是我打给他。最可气的是,他的电话还经常占线。后来发现他那是在跟别人聊天。为这事我跟他吵了好多次,可他就是不听,说是跟同事有事。我现在一听占线气就不打一处来,恨不得把电话都摔了。我跟他说,再这样没法跟你过了。可他还是老样子,我现在已经快一个多月没理他了,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你因为什么生气? 求助者:我对他这么好,可他为什么会对我这样? 心理咨询师:我似乎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你希望他和你一样经常主动给你打电话,时时刻刻关心你,是吗? 求助者:是的,最起码能够随时找到他。 心理咨询师:你对他的关心是经常给他打电话,他就一定要像你对他那样的对你吗?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不一定………是我对他要求太高了?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你对他的要求是否合理?他对你其它方面都不好吗? 求助者:好像也不是,他对我的父母和我都挺好,每月都按时往家里寄钱。 心理咨询师:是啊,其实夫妻之间的关心除了打电话还有很多表达方式,打电话并不代表全部,是吗?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点了,可我一打不通他的电话就特别生气,什么坏的想法都来了。你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先回去好好想一想,下次咱们再接着谈好吗? 求助者:好的,谢谢您!

心理咨询师在这段咨询对话开始时使用的提问方式是()。

A.开放式提问

B.直接提问

C.封闭式提问

D.间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