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假定你是北京市政府的工作人员,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撰写一份全面的情况综述,以供领导参考。要求:层次分明、概括准确、表达简洁、语言流畅,字数不超过8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分析步骤 第一步 掌握材料信息 1.重新调整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方案:筹办2008年奥运,牢固树立“节俭”观念。以场馆为例:一是要挖掘存量,尽可能利用现有体育场馆,减少重复建设;二是新建场馆标准要适度,在满足赛事需要的前提下重新调整项目规划,通过设计优化、技术论证、科技攻关、科学管理等手段,千方百计降低工程造价;三是新建、改建场馆要充分考虑赛后利用。 2.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修改方案减少支出:“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篮球馆都缩减规模、减少投资;将原计划新建的10个场馆,减少到5个,增加了改扩建和临时场馆的数量;在奥运会所需的60余处训练场馆中,除了包含在比赛场馆内的20余处,其余40余处全部利用现有场馆。 3.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机关出台关于节俭办奥运的若干规定:2月 17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节俭办奥运”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控制和降低奥运会筹办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北京奥组委制定、印发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机关关于节俭办奥运的若干规定》,要求从点滴做起,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北京奥组委各部门要采取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规避损失和浪费。 4.从雅典奥运会开始,国际奥委会改革力图节约:截止雅典奥运会比赛项目保持不变,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要缩减到28项,参赛运动员控制在10500名。目前,举办奥运会的成本逾40亿美元,而国际奥委会的改革措施至少可以节省4亿美元的成本,这无疑扩大了申办城市的范围。 5.国际奥委会 * * 提议削减奥运会项目:国际奥委会 * * 罗格承诺,他将结束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延续了几十年的“扩张主义”。因与经济利益有关,而变得困难重重。有关裁减奥运会项目的决定极有可能被延迟,而原定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常规项目进行的修改至少要到2012年奥运会才能得以实施。 6.2008北京奥运会重大前期建设项目加大城市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北京市已启动90余项奥运会重大前期建设项目,预计在2008年之前全部建设完成。除奥运场馆的建设外,城市环境、城市交通、水资源供应、城市通信四个方面.与之相配套,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将增加到2250亿元左右。为满足举办奥运会的需要,城市基础设施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北京市原纳入“十五”计划中的一些项目要提前实施,同时又新增了一些建设项目。 7.北京着手调整2008年奥运会,的收支预算:北京市奥组委执行委员魏纪中指出,奥运“瘦身”不仅是对奥运会规模、体育场馆规模和标准的控制,还应包括对其它相关活动的控制。2003年以来北京筹办奥运会的提法,已从过去的“最成功的奥运会”,悄然转变为“节俭办奥运”。但其中最初预算的3亿美元安保费用将有大幅增加。而安保费用的大幅增加有可能影响到北京奥运会的盈利状况。 8.国际奥委会 * * 澄清:节俭不是奥运会的目标,成功才是奥运会的目标。北京市和国际奥委会签署了一份《举办城市合同》,这份合同对比赛组织、服务、场馆建设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非常明确的定义。我们知道,北京奥组委按照合同规定履行相应的要求和义务。 9.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收益:巴塞罗那奥运会是成功的,经济收入十分可观。城市基础设施,市容市貌,城市交通焕然一新,如今已经成为以港口、旅游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西班牙第二大城市。 10.奥运会促进志愿活动的开展:1986年汉城亚运会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使韩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也使韩国的志愿活动得到了长足发展。当时仅首都汉城就有175个志愿者服务团体,志愿服务人员近8万人,而全国登记的志愿者更是达到60多万人,活动领域也不断拓宽,涵盖了社会福利、环境保护、地区社会公益活动、维护交通秩序及老人和残疾人服务等各个方面。 11.奥运会的收支平衡和后继效应:从历届奥运会来看,奥运会前期投资巨大,要实现收支平衡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澳大利亚奥运代表团官员在雅典说,悉尼奥运会的一些比赛场馆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收支平衡。有关人士认为,奥运会的效应不能只简单地做一些成本收益分析,举办奥运会能为这些城市带来更大的声誉,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12.世界各国的奥运会硬件建设不同程度出现浪费:罗格当选国际奥委会 * * 不久便直言不讳,“奥林匹克体育场是一座费钱费事的累赘建筑。”1976年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原本想办一届“俭朴”的奥运会,初期预算1.25亿美元,但到后来整个规划却完全失控,最终耗资约15亿美元。在过去27届奥运会赛事结束后,因场馆、奥运村等相关设施出现闲置,已使举办城市普遍焦头烂额,即便是开商业运作先河的洛杉矶奥运会,或是被誉为“历史上最成功”的悉尼奥运会,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体育场馆闲置、投资难以得到回报等情况。 13.奥运会后场馆的利用问题,学者提醒避免“奥运泡沫”:根据北京大学首都经济研究室的报告,包括九运会、亚运会和大运会新建和已建体育场馆的调查,所有场馆从建成之日起就存在亏损,2008年奥运结束后,计划游泳比赛场馆将成为水上娱乐中心,体操比赛场馆将用于杂技、马戏和文艺表演。发展一定要建立在真实的而不是想象的要求基础上,才能避免房地产泡沫为代表的“奥运泡沫”的发生。 第二步 分层概括 第一层 (1—3、6—7)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牢固树立“节俭”观念。 第二层 (4—5)国际奥组委的“节约”措施。 第三层 (8)正确认识节约与成功的关系。 第四层 (9—12)申办奥运的利与弊。 第五层 (13)北京如何避免“奥运泡沫”; 第三步 理清思路,具体成文 材料的内容已经非常清晰,最重要的就是条理清晰的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将材料的内容表述出来。可以按如下顺序进行表述:成功与节约的关系→北京筹办成功的“节约型” 2008年奥运会→国际奥组委的“节约”措施→申办奥运的利与弊→北京如何避免“奥运泡沫”。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作为送交领导参考的材料综述,一定要有一个提纲契领的题目。[参考例文] 北京要筹办成功的“节约型”2008年奥运会 北京奥组委及相关部门遵循党中央、国务院“节俭办奥运”的指示精神,重新调整 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方案,努力降低工程造价。但节俭不是奥运会的目标,成功才是奥运会的目标。 成功筹办“节约型”2008年奥运会的关键点包括“一减一加”两方面。“减”是减少支出,重点是奥运会场馆建设。2月17日,北京奥组委制定、印发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机关关于节俭办奥运的若干规定》,北京市领导也提出了减少奥运会场馆建设支出的三项原则:一是尽可能利用现有体育场馆;二是新建场馆标准要适度,降低工程造价;三是要充分考虑赛后利用。北京市修改了 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的方案:许多场馆都缩减了规模和投资;原计划新建10个场馆,减到5个;充分利用现有场馆。“加”是加大投入,主要是城市基础建设投资和安保费用。北京市已启动90余项奥运会重大前期建设项目,包括城市环境、交通、水资源供应、通信四个方面,投资将增加到2250亿元左右,并将继续加大投资。安保费从最初预算的3亿美元将有大幅增加,这可能会影响到北京奥运会的盈利状况。 国际奥委会也力图节约。国际奥委会欲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常规项目缩减到28项,参赛运动员控制在10500名。这项改革至少节省4亿美元的成本,无疑将扩大申办城市的范围。但该措施因迁涉经济利益而困难重重,该项改革极有可能被延迟。 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的两个方面,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也是同样。举办奥运会不仅会增加直接经济效益,城市基础设施,市容市貌,交通都将焕然一新。并且,它还将带来更大的声誉和发展机会。除此,在人文环境方面,奥运会也有突出的表现,如韩国不仅经济实现了腾飞,也使韩国的志愿活动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奥运会结束后,硬件建设不同程度出现浪费,在过去27届奥运会赛事结束后,因场馆、奥运村等相关设施出现闲置,已使举办城市普遍焦头烂额。 要避免房地产泡沫为代表的“奥运泡沫”的发生,发展就要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上。

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