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上做有花纹

B.往自行车轴承上加润滑油

C.雪后,汽车上山时,车轮上绕有防滑铁链

D.在皮带传动的机器中,绷紧皮带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减小摩擦力方法:在摩擦面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压力不变时,减小摩擦面粗糙程度;在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使接触面分离。

A、鞋底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错误.

B、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正确.

C.雪后,汽车上山时,车轮上绕有防滑铁链,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错误

D.在皮带传动的机器中,绷紧皮带,是通过增大压力从而增大摩擦,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前的20多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国际贸易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二 美国的黄金储备在1945年相当于200.8亿美元,1949年为246亿美元,这是战后的最高数字。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外国持有美元的数额已经超过了美国已有的黄金储备。各国争先用手里的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捉襟见肘。1961年,美国不得不与西欧联手,成立“黄金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十国集团”(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加拿大、比利时、瑞典),共同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三 1973年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荡的“欧洲美元”高达1 000亿。为了稳定美元,尼克松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宣布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同时对进口商品加征10%的附加税,试图迫使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美元实行贬值,减少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于是,欧共体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内部实行固定汇率制,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