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他是当代中国活得最痛苦的老人

沙 林

他是当代中国活得最痛苦的老人!复旦大学教授、巴金研究专家陈思和几年前说:这个社会正在逐渐走向开放,人人都有权利追求事业成功、财富增长、名利双收……但唯独巴金,还在一字一句地写他的忏悔录。他沉浸在噩梦般的恐怖之中,把自己作为箭垛,一鞭一条血痕地解剖自己、指责自己,提醒人们不要忘记20年前的民族劫难。

巴金对中国青年的意义,是他影响了整整三四代中国青年,使他们懂得了爱和自由,进而反叛封建社会和家庭。在这个基础上引领他们走向革命。

1958年,姚文元等人对巴老发起“拔白旗”运动,指责巴老的作品是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说“觉慧出走以后肯定是无政府主义,不可能是革命者”。围攻了半年多后,有意思的是,《文学知识》登出了批判中的来稿统计,全部肯定巴老作品的有74篇,又批判又肯定的有35篇,全部否定的仅有4篇。以后又来了1000多篇来稿,还是这种比例。这说明一直到了1958年,巴老在中国青年心目中还是受欢迎的,青年们还是不避风险地为他说话。一直到了“ * * ”前夕的1963年,巴金的作品还是文艺类中出借率最高之一。

巴金晚年留给了中 * * 另一座令人仰目的高峰,那就是他在中国思想史或者文艺史上说也说不尽的《随想录》。这是他引起争论最多的作品。有些人认为这部作品老谈“ * * ”,没有多少艺术性,没有上升到哲理高度。还有人认为这是右的代表……巴金知道这是种种来自上面和下面的非议。他一辈子劝人爱和非暴力,但他的爱妻却在人性恶的大爆发中惨死。“‘ * * ’的教训对中 * * 的影响太大了。我们社会现在许多负面的东西:腐败、理想破灭、缺少操守,包括最后的阵地——学术界的沦丧,都跟‘ * * ’的恶果有关。但没人去清算。巴老为此紧抓住这个不放,顶住了压力写出《随想录》。许多文章只能被删改或是先拿到香港的《大公报》上发表,但收入《随想录》时,巴老坚决要求恢复原样。”他觉得他一个人的反思真是很艰难:“我现在走的还是一条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

巴金晚年最著名的一句话是“讲真话”。在《随想录》中至少有4篇以“小骗子”为名,反反复复说这件事。他在晚年一再强调的“说真话”,对于他,是道德人格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准则。巴金的“讲真话”表现了一种深刻的自责精神。他对陈丹晨说:我们当时听了话,批判胡风,后来说批错了,但没人出来负责,反而让我们内心经受煎熬。不忏悔,这是我们民族的弱点。这一点我们确实应该像德国人学习。他们不认为法西斯是希特勒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全德国民族的耻辱,而我们却把一场民族的悲剧推到几个人(林彪、“ * * ”)身上。

巴老最感人的人格魅力就表现在他强调言行一致。他早已在内心有一个决定,像托尔斯泰晚年那样用实际行动进行忏悔。他反反复复苛刻地解剖、鞭挞自己“为了保全自我而被动去写检讨,去讲假话,去批判人,包括所熟悉的友人”的行为。他是中国第一位表现出忏悔精神的伟大人物。

巴金有两个梦想。他多次给不同时期的中央领导写信,终于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世界上最现代化、最宏丽的文学纪念馆的建成。他的另一个梦想还没实现,那就是建立“ * * ”博物馆。   

(选自2005年10月17日《中国青年报》,略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他沉浸在噩梦般的恐怖之中,把自己作为箭垛”,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揭示了巴金勇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的精神。

B.1958年,全部肯定巴老作品的74篇,又批判又肯定的有35篇,全部否定的仅有4篇。这说明巴金的作品绝大多数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但是极少数不能符合时代潮流因而被否定。

C.巴金也曾“为了保全自我而被动去写检讨,去讲假话,去批判人,包括所熟悉的友人”,但正因为他不断忏悔,所以才具有最感人的人格魅力。

D.巴金以他的体验,以他的整个人格,向人们昭示着:注重道德的冶炼,真诚地做人,少一些良心自责,与创作出优秀作品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E.巴金的《随想录》故意写了我们社会现在在许多负面的东西:腐败、理想破灭、缺少操守,包括最后的阵地——学术界的沦丧等,这是不可取的,因而这部作品受到很多人的批判。

小题2: 文章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4分)

                                                                                        

小题3:综合全篇,巴金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表述。(6分)

                                                                                         

答案

小题1:BE(对一项得3分)

小题2:(4分)①巴金启发青年懂得了爱和自由,引导他们走向革命道路。②巴金晚年顶住压力,写出了《随想录》,留给了中 * * 另一座令人仰慕的高峰。③巴金的“讲真话”表现了一种深刻的自责精神。④巴金老人最感人的人格魅力就表现在他强调言行一致。(答出其中三点即得满分,每点2分)

小题3:①巴金启发青年懂得了爱和自由,引导他们走向革命道路。②巴金晚年顶住压力,写出了《随想录》,留给了中 * * 另一座令人仰慕的高峰。③巴金的“讲真话”表现了一种深刻的自责精神。④巴老最感人的人格魅力就表现在他强调言行一致。(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B项分析有误,“但是极少数不能符合时代潮流因而被否定”错,不是巴金的作品不好,而是因为 * * 的错误批判和歪曲。E项错,巴金不是故意要写,而是说真话,“受到很多人的批评”也不对,只是“引起争论最多”而已。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

小题2:

题目分析: 回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想到一些常有术语“引起全文、铺垫、伏笔、激发兴趣”,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围绕传主作答,答题时要分条。另外还要考虑本段处在第一段的位置上,应想到为下文作铺垫,提供背景类似的词语。

小题3:

题目分析:抓住第2段中“巴金对中国青年的意义,是他影响了整整三四代中国青年,使他们懂得了爱和自由”,第4段中“巴金晚年留给了中 * * 另一座令人仰目的高峰,那就是他在中国思想史或者文艺史上说也说不尽的《随想录》”,第5段中“巴金晚年最著名的一句话是‘讲真话’”,“巴金的‘讲真话’表现了一种深刻的自责精神”,第6段中“巴老最感人的人格魅力就表现在他强调言行一致”这些关键句子筛选整合即可。此类题分值为6分,一般情况下要答出三点。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问答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WORD1.DOC,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1.DOC) 保存文件。
[文档开始]
音调、音强与音色
声音是模拟信号的一种,从人耳听觉的角度看,声音的质量特性主要体现在音调、音强和音色三个方面。
音调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快则声音尖高,频率慢则声音显得低沉。声音按频率可分为:次声(小于20Hz)、可听声(20Hz-20000Hz)和超声(大于20000Hz)。
音强即声音音量,它与声波的振动幅度有关,反映了声音的大小和强弱,振幅大则音量大。
振幅和周期都不变的声音称为纯音,但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声音一般都不是纯音,而是由不同振幅的声波组合起来的一种复音。在复音中的最低频率称为该复音的基频。复音中其他频率称之为谐音,基频和谐音组合起来,决定了声音的音色,使人们有可能对不同的声音特征加以辨认。
不同种类声音的频带宽度
声音类型频带宽度
男性声音 100Hz-9KHz
女性声音 150Hz-10KHz
电话语音 200Hz-3.4KHz
调幅广播 50Hz-7KHz
调频广播 20Hz-15 KHz
宽带音响 20Hz-20KHz
[文档结束]
(1)将文中所有的“谐音”替换为“泛音”并加下划线。
(2)将标题段文字(“音调、音强与音色”)设置为三号红色宋体、加粗、居中并添加黄色底纹。
(3)正文文字(“声音是模拟……加以辨认”)设置为小四号宋体,各段落左、右各缩进1.5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间距1行。
(4)将表格标题(“不同种类声音的频带宽度”)设置为四号宋体、倾斜、居中。
(5)将文中最后7行统计数字转换成一个7行2列的表格,表格居中,列宽3厘米,表格中的文字设置为五号宋体,第一行内容对齐方式为中部居中,其他各行内容对齐方式为中部两端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