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从《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看第一国际的性质及其历史使命。对比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国际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建立的
(1)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各国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奠定了第一国际成立的阶级基础。
(2)马克思、恩格斯从事的巨大理论研究工作,从理论上、思想上为第一国际建立准备了条件。
(3)工人组织程度的提高和马、恩培养无产阶级革命骨干的努力,为第一国际的建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4)声援1863年波兰民族起义成为促成第一国际建立的直接因素。
第一国际开展了哪些活动其内部经历了哪些主要斗争
主要活动:
(1)前期(普法战争以前)主要活动为支持和促进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第一,协会成立后,首先致力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促进各国工人阶级的联合斗争。
第二,十分关心各国的民主运动,积极支持各国工人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政治斗争。1865年在英国建立了“全国改革同盟”,促进了1867年国会改革的进行。
第三,对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给予大力支持和声援。如对波兰反对沙皇奴役的民族起义的声援和支持,对爱尔兰芬尼亚社起义的支持。
(2)后期(1869~1876年)先后发表了马克思关于普法战争的两篇宣言:
前一篇分析了战争的起因、性质以及战争的结果,认为普法战争是两国统治阶级蓄谋发动的一场王朝战争,不管结局如何,“第二帝国的丧钟已经在巴黎敲响了”。
后一篇宣言指出战争性质的转化和法德阶级在新形势下的正确斗争策略。
前期的主要斗争:第一,同蒲鲁东主义斗争。第二,同工联主义的斗争。
后期的主要斗争:反对巴枯宁主义的斗争。
第一国际解散的原因及历史功绩。
(1)原因:巴黎公社失败后,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政府对第一国际进行了疯狂的迫害,巴枯宁分子也乘机加紧分裂第一国际的活动,第一国际的处境险恶。1872年9月,第一国际在海牙代表大会后将总委员会迁到美国。不久总委员会内部又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和斗争。同时这一旧的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在这种形势下,1876年7月,第一国际在美国费城举行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宣告解散。
(2)历史功绩:
首先,第一国际在斗争中,不断以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和无产阶级团结的思想教育各国工人群众,从而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增强了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大大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其次,第一国际在斗争中逐渐战胜了各种非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流派,并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的真理,从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开始了与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并逐步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第一国际在组织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确立了无产阶级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培养了一批工人运动的骨干,这就为第一国际后欧、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国际建立的历史条件。
(1)各国工人运动的新高潮,为国际无产阶级的重新联合打下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2)欧美各国工人政党和团体的建立,为第二国际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3)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第二国际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二国际的历史地位。
第二国际终因机会主义泛滥破产了,但它对国际 * * 主义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推动了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成长和发展,使更多的国家建立了工人政党。
(3)团结和领导各国工人阶级开展了反对资本主义、维护劳动人民切身利益和民主权利的斗争,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4)开展了反对军国主义、帝国主义战争和保卫和平的斗争。
(5)在各国党人之间首次确立了独立自主、平等协调的相互关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发展。
(6)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冲出了欧美,向亚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发展。
第二国际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是应当肯定的。正如列宁所讲“完成了广泛传播社会主义、预先地初步地极简单地组织社会主义力量这件非常重要而有益的工作”。
第二国际与第一国际特点的比较。
相同点:
(1)都是国际性的工人组织。
(2)都建立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历史时期。
(3)在组织和建立过程中,都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导。
不同点:
(1)第一国际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第二国际主要由社会主义政党组成。
(2)参加第一国际的主要是少数欧洲国家的工人组织,它还只是一个宣传和鼓动的团体,而第二国际的活动范围已扩大到整个欧洲和北美。
(3)在组织上,第一国际实行较严格的民主集中制,规定加入国际的各工人团体是它的支部,而第二国际组织较松散,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