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 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A.锋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E.正后电位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解题思路] 阈下刺激可引起膜轻微去极化,Na通道少量开放,但去极达不到阈电位水平,这种去极的电位变化称为局部电位。刺激能否引起组织兴奋,取决于能否使该组织细胞的静息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一旦达到,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Na通道大量被激活,膜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大,Na大量内流,并通过再生性循环,使膜的去极化达到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命题规律] 考察“局部电位与阈电位的概念”。重点掌握。
[知识拓展]

极化指静息状态下,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超极化指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
去极化或除极化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
复极化指细胞去极化后,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的过程
静息电位K+的外移(K+通道开放)停止,几乎没有Na+的内移(Na+通道关闭)
阈电位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兴奋的标志细胞膜两侧出现电变化
动作电位上升支膜对Na+通透性↑,超过了对K+的通透性。Na+向膜内易化扩散(Na+内移)
锋电位(超射)大多数被激活的Na+通道进入失活状态,不再开放
动作电位下降支Na+通道失活、K+通道开放(K+外流)
负后电位复极时迅速外流的K+蓄积在膜外侧附近,暂时阻碍了K+的外流
正后电位生电性钠泵作用的结果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