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二(一)资料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安排,2005年3月,某市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对该市某国有企业2004年度财务收支实施审计。有关货币资金业务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 1.该企业货币资金业务的控制措施包括:(1)货币资金的收支业务均由主管领导授权或审查批准后方可办理;(2)支票和印章均由财务经理保管;(3)现金收入及时存入银行,特殊情况下,经主管领导批准方可坐支;(4)收付款结算办理与审核相互独立;(5)出纳与会计分别管理货币资金的收支和记录;(6)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审计方案中要求审计人员抽查该企业1至2个月的现金日记账并审查:(1)加总额是否存在差错;(2)现金的每日账面余额是否超过了规定的限额;(3)现金日记账收付金额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额;(4)现金日记账相关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3.审计人员抽查该企业编制的2004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发现银行存款账面余额比银行对账单余额多32万元。(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审计人员抽查企业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审查的内容和方法应包括:

A.检查编制人是否为出纳员以外的人员

B.验算调节表的计算是否准确

C.将调节表上账面余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加以核对

D.将调节表上账面余额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加以核对

答案

参考答案:A,B,D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校学生社团组织以“国际政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为主题的讨论会,试图从历史角度探讨两者的关系。

讨论问题一:古代中国和周边世界的贸易关系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讨论问题二:近代中国和国家贸易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讨论问题二材料中的“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主要受到了哪个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