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30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吐鲁番地区四个气象观测站的分布图和四个气象观测站4天最高气温对比观测结果图

材料二:2008年11月,地质勘探部门在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境内的沙尔湖新发现一处预测资源量230亿吨特大型煤田。煤田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煤田可采煤层13层,可采总厚度169.69米,含煤系数为29%,最厚煤层的单层厚达141.91米,煤质具有低硫、低磷、低灰分、发热量高、有害元素相对较低等特征,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材料三:国家规划建设的750KV高压线路途经鄯善县。

(1)一般来说,四个气象观测站每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间?分析其原因?(9分)

(2)据图分析吐鲁番地区日最高气温的分布特征?历史上,吐鲁番气象观测站两次出现47.7℃的高温,请结合图中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艾丁湖底可能达到的最高气温?(9分)

(3)吐鲁番盆地成为我国著名瓜果之乡的有利自然原因。(3分)

(4)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开发鄯善县境内的沙尔湖煤田的优势区位条件。(9分)

答案

实验题
填空题

(9分)

Ⅰ.中和热的测定是高中重要的定量实验。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右图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除此之外,装置中的一个明显错误是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            ________ (填“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Ⅱ.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常见实验。某学校化学课外小组用标准液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                                          

(2)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                                  

(2)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0 mol/L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
第一次25.000.0026.1126.11
第二次25.001.5630.3028.74
第三次25.000.2226.3126.09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并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4)下列实验操作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         

b.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 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