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图为我国四个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图(阴影为荒漠化土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正确的一组是

A.甲一冻融作用乙一盐碱化丙一风蚀作用丁一水蚀作用

B.甲一过度放牧乙一盐碱化丙一风蚀作用丁一冻融作用

C.甲一冻融作用乙一水蚀作用丙一盐碱化丁一过度樵采

D.甲一风蚀作用乙一盐碱化丙一过度垦殖丁一水蚀作用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降水量由多到少依次排列为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1:我国土地荒漠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相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主要为风蚀作用,灌溉农业分布区为盐碱化,青藏高寒区为冻融作用。甲位于青藏高原,为冻融作用;乙位于华北地区,为盐碱化;丙位于甘肃,风蚀作用强;丁位于河流上游,为水蚀作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我国降水量的分布总趋势为从东南向西北较少。④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最大,②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量小于南方地区;③为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①为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降水稀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填空题
填空题

(13分)煤经过化学加工可转化为气体或液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从而提高了煤的利用率。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

C(s)+H2O(g)CO(g)+H2(g)△H=131.5kJ·mol-1

①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碳的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容器的容积不变,增加水蒸汽的物质的量

b.缩小容器的容积,增大压强

c.及时将水煤气从容器中移走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

②又知,C(s)+CO2(g)2CO(g)△H=172.5kJ·mol-1

则CO(g)+H2O(g)CO2(g)+H2(g)的焓变(△H)为      

(2)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甲醇,CO(g)+2H2CH3OH(g)。甲醇是一种燃料,可用于设计燃料电池。下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

       ①a处通入的是     (填物质名称),左侧电极上发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该电池工作过程中,H+的移动方向为从      

    (填“左”或“右”)

③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④若用该电池提供的电能电解60mL NaCl溶液,设有

0.01molCH3OH完全放电,NaCl足量,且电解产生的

Cl2全部溢出,电解前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电解结束后所得溶液的pH=      

(3)将等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g)△H=akJ·mol-1,得到下列数据:

①在实验1中,以v(CO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

②在实验2中,t       5。(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