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解析】本题以武昌起义后中国报刊数量的迅速增加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理解能力。在解答因果类题目时,需留意与时间有关的信息,防止落入命题者在“时间错位”上设置的陷阱。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10月,发生后的半年内大致截止到1912年的3月。B项《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显然不能成为其主要原因;C项大力提倡白话文是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时间上也不符合题干规定的时间段;D项中的“普遍”显然不正确。社会的需求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A项正确。

问答题

国务院2004年6月27日发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指出: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经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统称审批机关),批准成立后,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登记或者备案。事业单位应当具备法人条件,并进行法人登记。事业单位应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和经费来源,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公益机构改革与公共服务发展国际研讨会2010年7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中央编办副主任黄文平在发言时表示,政府举办事业单位的目的是提供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应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目前,事业单位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也有一部分由民间建立,或由企业集团建立。事业单位不属于政府机构,是中国公益机构的主体。国家对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黄文平表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为促进经济发展、改革人民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畅,是制约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和公益服务有效提供的关键所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需要抓住事业单位的本质属性,区分不同情况分类进行改革;需要理顺政府与单位的关系,明确政府举办事业单位的责任和范围;明确事业单位功能定位,推进事企分开。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事业单位的基本特征。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