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文化礼堂历经风雨,成为农村社会时代潮流的记录者。它不再是单纯的文化活动场所,而是以“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农村特色文化的展示平台。文艺演出、技能比赛、排舞大赛、开蒙和成人礼仪已成为村民常态化的文化活动,学文习武蔚然成风;开设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浙江省政府把建设一千个农村文化礼堂列入2014年政府十件实事之一,这是一项改善民生、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农民精神家园的举措,是建设经济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和政府以德立威、以勤出威、以情升威的一件实事。省政府制定政策引导各村文化礼堂建设注重嵌入性与本土性相结合即市场化、城镇化外力元素需求与本土资源相结合;注重打造公共文化空间与生活空间相结合;坚持勤俭办事原则,反对形式主义、奢侈主义。文化礼堂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村民发挥着主体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和“我们的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理解文化礼堂成为农民精神家园现象。(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的有关知识,阐述政府建设文化礼堂的正确性。(11分)

答案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分)文化礼堂不再是单纯的文化活动场所,而是以“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农村特色文化的集中展示平台。礼堂文化的发展必须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3分)村民们利用文化礼堂这一平台,一方面获得了学文习武的机会;另一方面增强了对自己文化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2分)各民族以独特的文化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 * * 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分)

(2)省政府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是一项改善民生、构建农民精神家园,建设经济富裕、精神富有的一件实事。这体现了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有利于政府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职能。(3分)政府制定政策引导各村文化礼堂建设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打造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精神家园,反对形式主义。这有利于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3分)文化礼堂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村民发挥着主体作用,说明公民相信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3分)文化礼堂建设是政府以德立威、以勤出威、以情升威的一件实事表明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接受,树立了权威。(2分)

题目分析:(1)该题为理解说明类题型,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重要性)、怎么做等方面去理解和作答。“是什么”的角度,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文化礼堂是以“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农村特色文化的集中展示平台,是对传统的民族文化的继承,“怎么做”的角度,礼堂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必须和时代要求相适应,保留民族特性也要具有时代性,因此,这两个角度可以用“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的知识来分析论证;“为什么”角度着重描述礼堂文化的重要性,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知识角度出发,文化礼堂这一平台可以为村民提供了文化学习的机会,增强对自己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同理,从中华文化的知识角度出发,可以丰富中华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2)材料中描述了浙江省政府建设文化礼堂是以改善民生、构建精神家园,建设经济富裕、精神富有为出发点,这可以用政府职能的经济和文化职能的知识来分析;省政府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礼堂建设的主要目标,这可以用政府履行职能的目的即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来分析;文化礼堂的建设让村民发挥主体作用,这可以用政府的职能中公民和政府的关系即公民相信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的知识来分析;文化礼堂建设是政府以德立威、以勤出威、以情升威的一件实事,这可以用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得到了人民的认可,树立政府权威的观点来分析。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