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放性试题

山西某县有一所初中学校,地处半山坡,分布有教学楼、实验楼、食堂、学生宿舍楼等8座建筑。全校学生1800多人,其中农村住校生900多人。目前该校正进行课改,倡导实践、探究、创新。下面是该校某班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活动。假如你是该课题组的成员,请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研究课题我校节能环保的设想和建议
理论依据(1)答:                                                              。
调查情况1.每年取暖、空调、日常照明等开支,占学校办公经费的较大的比例。

2.学校的自来水不能保障供应,但降下的雨水却白白流失。

3.学校大量生产废纸、空饮料瓶、废灯管等,食堂每天还产生的600公斤餐厨垃圾。同时学校的水电浪费现象明显。

总体设想制定政策:出台全校节能环保整体方案,包括利用现代科技等措施。
常规改造:比如楼立面加隔热保温层,窗玻璃改双层等。
平时要求:(2)答:                                                    。
循环利用:

空中菜园:利用能承重的宿舍楼等4座建筑的屋顶,采用玻璃大棚和滴灌技术, 修建“空中菜园”,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这样.楼房既隔热保暖,生产的蔬菜又可解决住校生吃菜问题。

建沼气池:用餐厨垃圾和空中菜园的烂菜叶等作沼气原料,产生的沼气能满足食堂等燃料之用;沼气渣再用于空中菜园的施肥。

(3)结合该校实际情况,请你再写一例有关循环利用的设想:

答:                                                                   。

方案论证(4)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要认证“为什么要进行循环利用”,用什么思维模式为宜。答:                                                 。
意义总结(5)请你总结开展这个课题的积极意义:(写4点,4分)

答:                                                         。

答案

(1)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②可持续发展战略;③生态文明建设;④科学发展观。(与教材或十八大相关内容联系1分)

(2)①随手关水龙头;②及时关投影仪;③不浪费食物;④双面用纸;⑤洗衣服、洗澡等控制水量。(举2例,如:随手关灯;2分)

(3)收集雨水:利用学校半山坡的地势。在低处挖蓄水池.收集全校雨水,用于空中菜园滴灌和全校绿化用永。(2_分)

(还可从“垃圾分类”、“废品回收”、“中水利用”、“食堂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太阳能利用”、“堆肥处理”等循环利用角度作答。)

(4)因果思维或“因果+并列的混合思维”。(2分)

(5)①有助于学生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增强节约资源的意识,将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落实到学校生活中。

②通过课题活动,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等环保理念在校园中逐步深入人心, 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教材内容不再抽象,开始有意识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教学实践中。

③促使学生关注现实,接触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

⑤符合新课改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将研究性学习推向新境界。

⑥拓宽了教学资源,刨新教育,教劳结合,综合实践,有助于该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对应试教育也是一种抑制与降温。

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将大胆创新与严谨务实有机结合起来。

⑧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以及关爱他人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

⑨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及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等传统美德的弘扬。

(1)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2)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仅是国策,更应该体现在公民的日常生活中。

(3)此题可对某一种资源的循环使用进行举例,注意要循环使用。

(4)略

(5)此题答案较广,可从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为;培养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等很多方面回答。

考点:可持续发展,十八大报告。环保行为。十八大召开。思维模式进行环保实践研究的作用。

连线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