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2)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导致该特征的原因是:①深居内陆距海远 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③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④降水少气候干旱

请你设计一个因果关系图,将四个因素的前后关系清晰表达出来:

(3)下列四幅气温与降水量图中,表示西北地区的是            

(4)图乙所示区域与其它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                       ,该地理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铁路线①的名称是          铁路。

(5)该区域的传统民居是“毡房”,请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当地人以“毡房”为传统民居的原因。

答案

(1)秦岭-淮河 (2分)

(2)干旱   (2分)

④降水少气候干旱(8分

(3)C

(4)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地势   青藏(6分)

(5)自然:海拔高,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羊毛毡做的毡房可防寒保温

白天日照强烈,毡房可阻挡紫外线 (答对任意一条得1分)

人文:当地牧民过游牧生活,毡房便于拆卸和安装。(1分)

题目分析:第1小题,我国可以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及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以气温和降水作为划分南方北方的依据;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地区和其它三个地区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缘线,也就是一二阶梯的分界线。第2小题,西北地区由于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再加上山脉阻挡,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从而使得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因此形成了西北地区典型的特征为干旱。第3小题,通过气温和降水量图,可以得出A图,最高温26℃,最低温-5℃,降水量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华北地区的气候类型;B图,最低温10℃,最高温30℃左右,全年降水量较多,形成了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属于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C图,最低温-16℃,最高温25℃,全年降水量较少,以夏季降水量较多,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西北内陆的气候类型;D图,最高温18℃,最低温-3℃,降水量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量少。因此答案选择C项。第4小题,图乙所示区域,是我国的青藏地区,青藏地区和其它三个地区的分界线是一二阶梯分界线,也就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青藏地区以青藏高原为主体,青藏高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和其它三个地区的划分依据为地势高低的不同。铁路线①起止点城市是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第5小题,青藏地区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属于我国的高寒牧场,在自然条件方面,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从而当地的游牧民族用羊毛毡做成毡房,起到防寒保温的作用,青藏地区海拔高,白天日照强烈,毡房可阻挡强烈紫外线的照射,可以很好的适应环境。在人文方面,当地牧民过的游牧生活,毡房便于拆卸和安装,适合游牧民族的生活。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四大地理区域的了解。通过观察四大地理区域图,由于受地形、纬度及海陆位置的影响,从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由于气候和地形条件的不同,从而使得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明显不同,影响了当地的居住形式。

阅读理解与欣赏

京剧的创新发展应尊重艺术表演规律

  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规律,以及丰富辉煌的名家流派,都为京剧奠定了独树一帜的艺术特点,也形成了它与时尚艺术形式不同的品貌与魅力。面对当代观众与昔日观众在审美情趣上的变化,特别是纷繁多样的当代艺术的竞争。京剧面临着一个严峻课题。

  京剧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必然是在坚守传统的前提下发展变化的活态艺术生命。事实上。京剧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变化、发展、创新的艺术创造吏。一代代杰出艺术家成功的创造。超越了先辈的成就,推动了艺术的进步,葆有了艺术的活力。

  京剧创新是具有独特规律的艺术创造过程。理想的京剧创新,应该是在尊重京剧艺术特点的前提下,赋予它时代性的审美发展。京剧艺术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背离本体而使人难寻其固有的形迹;京剧的突破应敢于尝试以前没有的新题材、新生活、新形式,但又不宜背离京剧所擅长的故事形态、表演特点而另起炉灶。在选择题材和采用艺术表现方法上。应首先充分尊重京剧艺术的本质。符合其表现特点,切合其创造方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创新的成功。

  成功的京剧新作,应是在遵守京剧程式化、写意性表现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出体现当代美的作品。京剧在表现方式上的独特美学追求,是历代艺术家心血创造的结晶,是京剧艺术历经多个时代变迁.而仍能魅力与价值犹存的关键。

  遵循京剧特有的美学特点和艺术表现法则,应成为延续、发展京剧艺术的创造基础。实践证明,京剧艺术更善于表现故事性强的事件,更利于表达强烈明晰的情感,更适合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更长于用抒情和多彩的唱、念、做、舞、打的手段营造出其他艺术形式所没有的表演效果和欣赏魅力。这些年,京剧创新过程中的成功和教训都证明了这一点。

  真正的京剧发展,应是在发扬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创造特征时,推出具有艺术创造力的新风格、新大师、新作品。京剧是以表演艺术为看点,以表演艺术家为创造中心的戏剧形式,它具有与电影、话剧那种以群体效果为追求的表演风格不同的,以主要人物和这个人物的剧中体现——主演和优秀演员为中心的突出个体的表演特质;同时它更具有主演功力与才力必然成为塑造人物、形成看点、吸引观众的核心的不可违抗的基本规律。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得京剧的创新发展,绝不能够离开表演艺术家的创造主体,它必须要以表演手段的精彩、表演风格的特点,以及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独特表演魅力为创造的基础。实践证明,优秀的编导的创造性固然很重要,但终究不能代替表演艺术对题旨、故事、人物的承托,成就和实现编导智慧与追求的终极因素.仍是表演艺术和演员的创造成果!

  京剧创新发展是一项历史赋予夸人的光荣义务,也是夸人对京剧文化延续光大理应做出的奉献。充分尊重京剧规律,科学严谨地继承创新,京剧艺术的积累才会丰富。[节选自2009年9月3日《人民日报》]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京剧与时尚艺术形式不同的品貌与魅力是,京剧具有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规律,以及丰富辉煌的名家流派。

B.京剧要面对观众审美情趣的变化和纷繁多样的当代艺术的竞争.因此京剧必须另起炉灶,不断创新。 C.京剧艺术的魅力与价值犹存的关键,是因为京剧在表现形式上有独特的美学追求。

D.京剧是表演艺术和演员的创造成果,只有京剧艺术家的表演才能实现对题旨、故事、 人物的承托。

E.因为充分尊重京剧规律,科学严谨地继承创新。所以京剧艺术的积累较为丰富。

2.下列对文中“表演艺术家”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表演艺术家的作用比优秀的编导更为重要。

B.京剧的创新发展,决不能离开表演艺术家的创造主体。

C.主演和优秀演员即是剧中表演艺术家。

D.京剧是以表演艺术家为创造中心的戏剧形式。

3.根据文意,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京剧的艺术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整合文意,分点列出京剧创新发展应该尊重的艺术表演规律或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