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放性试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 * * 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计民生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明确了指引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方位、新目标、新部署。其中,最能激起全社会共鸣、反响最热烈的,无疑是“美丽中国”一词。“美丽中国”的提出,意味着我们不再是不惜一切代价地谋求发展,而是开始驻足审视;“美丽中国”的提出,意味着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美丽中国”的提出,意味着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美丽中国”的提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鸟语花香、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材料二 近年来,孝感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孝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环境优美,一个美丽孝感正逐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然而,也有一些与建设美丽孝感不相适应的现象存在,据《槐荫周刊》记者调查:在公共卫生秩序、个人习惯、交通规则等方面,评选出孝感十大不良习惯。其中,乱丢垃圾,乱穿马路、闯红灯,随地吐痰位列前三。(《槐荫周刊》2013年3月28日)

(1)结合材料一,从我国面临的严峻资源、环境形势角度,说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4分)

(2)我国应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方面?(6分)

(3)结合材料二,作为孝感人,请你为建设美丽孝感建言献策。(2分)

答案

(1)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2分)由于对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造成我国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这些都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2分)。

(2)①经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1.5分) ②政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资源、环保方面法律法规,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究;鼓励公民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积极行使监督权。(1.5分) ③文化建设:坚持以德治国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宣传,增强居民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④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以上各要点中只要答对一个方面即可得满分1.5分)

(3)①倡议大家树立主人翁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如不乱扔垃圾、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等)(1分) ②有关职能部门也要加大宣传、引导、监管力度,形成合力,齐抓共管。(1分)

第一问这里是让学生说一说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而不是取得的成就。

第二问注意要考虑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是干什么都要想一想如何保护环境,本题难度较大,还是要从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中进行归纳整理,不要把知识点搞乱。

第三问,这类题的回答顺序一般是学习、宣传-----知识,落实----行动(可说具体行动),同破坏----的行为作斗争。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可能扩大,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 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右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工业革命下的纺织工厂及火车

材料四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 * * 党宣言》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请回答: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产生的影响。(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6分)

(3)材料三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4)材料四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什么?从中看出当时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什么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