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人物编号 | 人物速写 |
① | 号“饮冰室主人”, 人物速写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
② | 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
③ |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
④ | 《新青年》的创办者,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领军人物 |
⑤ |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
⑥ |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
⑦ |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
⑧ | 创建了“湘军”,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
(2)分别概述这四组人物的派别及向西方学习的主张。(8分)
(3)上述派别和主张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2分)
(1)一类:③⑤二类: ②⑧ 三类:①⑥ 四类:④⑦(8分)
(2)第一类:林则徐、魏源二人代表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面对外国的侵略,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巩固封建统治。
第二类:曾国藩、李鸿章二人代表的是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科技,引进先进军事科技器物,达到富国自强的目的。
第三类:康有为、梁启超二人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改造中国政体,提倡君主立宪制。
第四类:陈独秀、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以“民主”“ 科学”为大旗,主张在思想文化领域变革中国。批判封建制度,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3)特点: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向西方学习的社会阶层越来越多,学习的层次也越来越深入。(2分)
题目分析:(1)题干要求按照时间顺序分类,联系所学,判断各个序号代表的历史人物,进行分类。(2)中国的“西学东渐”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根据这一过程解答此问。如:林则徐、魏源为一层次,曾国藩、李鸿章为一层次,康梁为一层次,陈独秀、李大钊为一层次。(3)解答此问要联系前两问,看到这一学习过程表现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如:这个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等。
点评:此题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为中心,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形式新颖,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其分析判断能力,综合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