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 “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 “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青年杂志》
材料四 (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
“试看环球的未来,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2分)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2分)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1分)
(4)以上4人所代表的群体对中国近代社会进步各产生过那些影响?(12分)
(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1分)
材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的“民权之说”。(1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根本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1分)
而材料三是要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1分)
(3)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分)
(4)①魏源是近代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
他们引导当时人民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3分)
②张之洞是近代洋务派的代表;
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3分)
③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中国封建思想,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3分)
④李大钊是中国近代马克思主义者代表;
他们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分)
题目分析:第(1)问,从材料中,“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由此可见魏源认为,中国最大的祸患在于外来的侵略;从材料二中,“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可知,张之洞认为中国面临的最大祸患是国内的民权之说。第(2)问,材料三中“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与旧制度、旧思想彻底决裂,而材料一和材料二代表的都是地主阶级的利用,他们要维护旧制度。第(3)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到了后期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所以说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的结果。第(4)问,联系史实可知,魏源是近代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
他们引导当时人民关注世界形势;张之洞是近代洋务派的代表,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李大钊是中国近代马克思主义者代表;他们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点评: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潮流的特点:1、背景:伴随民族危机加深、经济结构变化而不断深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2、主体从地主阶级到到资产阶级;3、内容:由浅入深;由学习科技、器物层次深入到学习政治制度层面;4、目的:为救亡图存、民族崛起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