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如何处理无缝线路长钢轨重伤?

答案

参考答案:

1.探伤检查发现钢轨或焊缝有重伤时,不待钢轨或焊缝断裂,即切除重伤部位,切除长度不超过60mm,用钢轨拉伸器张拉钢轨,用铝热焊法实施原位焊复,焊成与切除长度等长的焊缝。

2.钢轨或焊缝处折断,切除断口折损部位的长度不超过60mm时,亦可进行原位焊复。原位焊复的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保持不变。

3.原位焊复切除断口(或重伤部位)后应立即装上钢轨拉伸器进行拉伸,松开两侧适当长度的扣件,拉伸到位后即进行焊接。

4.原位焊复时,应松开接头两侧各200~250m范围内的钢轨扣件,并在此范围内每隔50m设立一处位移观测点,用钢轨拉伸器张拉钢轨,辅以撞轨,观测钢轨位移情况,位移到位后即进行焊接。

填空题
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由此引发了一场“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二:

 

材料三:英国、德国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国别

时间

英国德国美国
1870年32%13%23%
1900年20%17%30%
1913年14%19%36%
材料四:电灯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在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开始于哪一事件之后?这一现象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怎样的的影

响?“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含义是什么?(4分)

(2)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该时期的英国殖民政策有何不同? (2分)导致这种殖民政策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这种变化对殖民地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并分析造成

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