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煤矿的岩石大巷工程,该巷道长度800m,设计净断面积18m2。巷道所穿过的岩层普氏系数f=2~4,属Ⅳ类围岩;巷道距煤层较近,偶有瓦斯涌出。巷道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

施工单位项目部技术员结合工程实际条件编制了该巷道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确定该巷道施工采用多台气腿式凿岩机打眼,直眼掏槽,岩石水胶炸药,秒延期电雷管,煤矿专用发爆器起爆,蓄电池电机车牵引1t矿车运输。该技术措施经项目部技术经理修改后审批并付诸实施。

在巷道施工过程中,由于运输系统出现故障,连续5个循环不能正常排矸,导致大量矸石堆积在工作面后15m左右的位置,工人只能弯腰从矸石堆上进入工作面。在一次爆破工作中,装药联线完成后,班长安排在距离工作面50m的一处直角岔巷内设置警戒线,全部人员躲入岔巷中。然而,爆破后发生大量矸石飞落,造成2人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

1.巷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和审批存在哪些问题?2.巷道爆破作业发生事故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巷道爆破作业发生的安全事故属于哪一等级?4.发生安全事故后,施工单位项目部应如何处理?

答案

参考答案:

填空题

(12分)

A.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的原子序数为24,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B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

(3)写出化合物AC2的电子式            ;一种由B、C组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             

(4)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ECl3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D的单质反应时,B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H2SO4HBr+NaHSO4                ①

R-OH+HBrR-Br+H2O                   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溴乙烷正丁醇1-溴丁烷
密度/g·cm-3 0.78931.46040.80981.2758
沸点/℃78.538.4117.210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       。(填字母)

a.圆底烧瓶    b.量筒    c.锥形瓶    d.布氏漏斗            

(2)溴代烃的水溶性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原因是           

                                                            

(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        (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起目的是           。(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5)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填字母)

a.NaI    b.NaOH    c.NaHSO3    d.KCl            

(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               ;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                           

单项选择题 A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