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默写题

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____。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游褒禅山记》中,表明凡事只要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即使未能达到目标,也可以无讥无悔的语句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予之所得也。”

答案

(1)又重之以修能 纫秋兰以为佩

(2)折戟沉沙铁未销 铜雀春深锁二乔

(3)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今天的生态圈是自然界漫长发展的产物,是自然史的积淀。整个生态圈中的格局也是自然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果。生态圈的这种自我调节机制使生态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总是达到一种有序状态。旧的有序状态破坏了,经过自我调节又达到一种新的有序平衡态。生态的这种自我调节机制来源于生物乃至生物DNA的自我调节机制。或者说是DNA自我调节机制的发展或宏观形态。在这里,微观调节机制与宏观调节机制是全息的。倘若DNA没有自我调节机制,那么整个生态系统也就失去了生命活力,生态进化也就不可能了。可以说,DNA是一个生态微观全息元,它是整个生态史的缩影,它凝聚着整个生态圈中生态变化、演化的信息,它是宏观变化的微观反映。
DNA对生态信息的记录是以生物体为中介的。生境的变化必然引起个体行为的变化,个体行为的变化是对生境变化的适应。如果变化了的生境具有稳定性,那么生物的行为、特征等也就具有稳定性。生物在这种稳定性中形成起来的行为、特征等就会逐渐内化到DNA中去,成为生物的本能。生物的多样性就是生境的多样性造成的,是生物适应生境的结果,是生境多样性在生物主体上的显化。这在岛屿生态系统中比较明显。由于岛上群落生境的单一性,就引起了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简单化。这种简单化招致生态小生境数量的减少以及种类组成的贫乏。生态系统的简单化,也改变着竞争和捕食的因素,并给例如不会飞翔的鸟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生境的变化又导致了对某物种的自然选择,使某些不适应这种变化的生物迅速消失,适应者迅速发展起来。可见.物种也是生境变化的结果。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DNA对生态信息的记录”和“生物的行为、特征等内化到DNA中去”不是一回事。
B.说DNA是生态微观全息元,意味着它具有整个生态圈中生态变化、演化的信息。
C.不会飞翔的鸟类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说明生物的多样性是生境的多样性造成的。
D.生境的变化是导致物种变化的原因。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