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放性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我国每创造1元的财富,消耗的能源是发达国家的8倍;今年年初,1/4的国土持续雾霾,受影响人口达6亿;九成地下水遭污染,15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据统计,环境污染给我国带来了相当于3.5%一8%的GDP损失。

(1)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而要保护环境,又会限制经济的发展。”试简要评析这一观点。(2分)

(2)为解决问题一,请你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3)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实施了怎样的国策和发展战略。(2分)

(4)党和政府力争把我国建设成两型社会,请指出两型社会是指哪两型社会?(2分)

(5)在建设两型社会中,作为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2分)

答案

(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互依存的,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2)建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坚持依法治国,加大依法治污力度;帮助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引导人们养成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等。

(3)实施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国策;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4)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5)言之有理即可

题目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评析“经济发展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而要保护环境,又会限制经济的发展”这一观点。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保护,环境的保护也需要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该观点只看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立面,而没有看到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把二者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2)本题材料说明的是我国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已经相当严重,对此学生可结合平时所学知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教育并引导公民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去分析说明。

(3)本题的切口不大,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学生可根据我国“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现状,从落实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国策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面去解答。

(4)解答本题仍需要学生根据我国“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现状,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去思考,应该不难得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这两型社会的答案。

(5)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学生可根据平时所学知识以及积累的时政信息,从自身的实际去作答,主要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学生可从节约用水、用电,不乱丢垃圾,爱护花草树木等方面去分析说明。

填空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