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O2+H2O═H2CO3

B.H2CO3═CO2↑+H2O

C.CaCO3+2HCl═CaCl2+H2O+CO2

D.CO2+C

 高温 
.
 
2CO

答案

A、CO2+H2O═H2CO3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则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H2CO3═CO2↑+H2O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则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CaCO3+2HCl═CaCl2+H2O+CO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则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CO2+C

 高温 
.
 
2CO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2价,C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2价,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

故选D.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后面的题目。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 * * ,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 * * 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 * * 心,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宾客往来之望            绝:断绝、隔绝

B.然常自,不欲多之         损:裁减

C.后还到扬州更             募:募捐

D.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兵众     典:执掌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是曹操自明绝无“不逊之志”的一组是( )(3分)

①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②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

③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            ④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⑤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                ⑥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A.②④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曹操在济南为官时,开始割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但这样就触犯了一些权贵的利益,他怕由此给家族招来灾祸,只好托病还乡。

B.曹操辞官还乡后,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书房,准备秋夏时读书,冬春时打猎,曾一度产生老于荒野、断绝与宾客交往的念头。

C.收编了黄巾军的三十多万人后,曹操先后打败了袁术、袁绍和刘表,自己也当上了宰相。他认为,作为臣子,显贵至极,这已超过了他原来的愿望。

D.曹操主动提出辞退三县的封地,但决不放弃兵权。他这样做,既是为子孙打算,也是考虑到自己放弃了兵权后会遭到别人的谋害。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5分)

(2)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