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材料一:东北双季水稻种植在辽宁的试验田取得成功,改变了传统的春种秋收,一年一季的耕作方式。经初步测产,每亩产量可达1040斤,加上8月上旬收获的第一季水稻亩产1300斤,总产量可达2300多斤,是普通单季水稻产量的两倍。这种双季水稻的稻种是由辽宁盘锦市科研人员采用两种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 北方双季水稻第一季稻生长期104天,第二季稻生长期87天。现在在东北有限的无霜期内就可以完成两季水稻的播种、收割。
材料二:东北地区局部轮廓图。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辽宁省的地形特点对辽宁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3分)
(2)辽宁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140天~200天。实现了双季稻的种植,分析原因。(4分)
(3)简述图中防护林主要功能。(2分)
(1)东南部、西北部低山丘陵适宜发展林业和果业;中部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沿海滩涂适宜发展水产业。(3分)
(2)自然原因:辽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在南部纬度较低的平原地区生长期可达200天左右。(2分)
人文原因: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水稻杂交,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2分)
(3)减少风速,保护农田。(4分)
本题考查辽宁及周边地区。
(1)辽宁的地形分布:辽东丘陵、辽西丘陵和中部平原;丘陵适宜发展林果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注意对沿海滩涂的合理利用。
(2)双季稻的分布主要从气候条件、并结合材料的无霜期分析;还有技术原因,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3)图中的防护林属于平原地区的农田防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