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性,8个月,因“睡眠欠佳伴易惊2月余”来诊。患儿近2个月来睡眠不安,哭闹,易激惹,有惊跳,多汗,大小便正常,食欲正常,5个月前间断服用维生素D制剂,户外活动少。在社区医院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8×10/L,中性粒细胞0.30,淋巴细胞0.69,血红蛋白128g/L;血生化:肝、肾功能正常,血电解质:血钙1.98mmol/L,血磷1.0mmol/L,碱性磷酸酶97U/L,血钾3.9mmol/L,血钠140mmol/L,血氯101mmol/L。上肢X线片:腕骨骨化中心1枚,尺桡骨远端呈毛刷样及杯口样改变,干骼端骨皮质疏松,临时钙化带消失,软骨间隙增宽。时症见:面色少华,多汗,发稀枕秃,夜惊啼哭,甚至抽搐,神疲纳呆,坐立行走无力,舌质淡,苔薄,指纹淡。既往史:无黄疸史及特殊服药史。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kg,母乳与牛奶混合喂养,5个月后添加蛋黄米粉等,现每天喂少量蔬菜汁、果汁,母孕期无疾病史,无下肢抽搐史。查体:意识清,生长发育正常,体态匀称,皮肤不粗糙;前囟2.5cm×2.5cm,枕秃明显,方颅,无特殊面容,未出牙;胸廓无畸形,无赫氏沟,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膨隆柔软,肝肋下1.5cm,质软,脾肋下未及;无手镯及脚镯征。

患儿中医证候诊断是()

A.肺脾气虚

B.脾虚肝旺

C.脾肾亏损

D.阴虚火旺

E.脾肾阳虚

F.肝肾亏虚

答案

参考答案: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面各组句中加粗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欲人之无也难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者也

B.师焉,或不焉/而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C.其人也远矣/蜀山兀,阿房

D.犹且从师而焉/即如忠烈遗骸,不可

2.翻译下列语句。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可怪也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多变,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于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