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6月8日—7月13日,“重走长征路—1039红

色之旅”活动历时36天,沿长征路线采访报道,从福建到陕西,先后经过11个省区,总

行程12000km,下图为此次活动经过的某一区城。结合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范围内主要的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B.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

D.东南丘陵和横断山区小题2:图示区域内,具有全国意义的优势资源是:

A.森林、草原

B.铁矿、煤炭

C.铝土、天然气

D.铝土、石油小题3: 甲河流域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治理 

②土地荒漠化防治   

③酸性土壤改良 

④盐碱地整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小题4:有关图中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沙量大,有凌汛现象

B.汛期长,流量大,水位变化大

C.封冻期较长,航运价值不高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B

本题考查全国的西南地区。

小题1:图示湖南西部、广西西部和贵州省一带为云贵高原地区;北部成都所在为四川盆

地,故选A项。

小题2:四川省是我国开发利用天然气最多的省区;而贵州、广西、等地的铝土矿丰富。

故选C项。

小题3: 甲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由于地势起伏较大,且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

故水土流失严重;南方地区的土壤为红壤,较贫瘠,呈酸性。故选C项。

小题4:甲河流位于南方地区,A项没有凌汛;错误。B项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雨季较长,降水丰富,但降水的季风变化大,故B项正确。C项甲河位于亚热带,没有冰期;

错误;D项位于季风区,故以降水为补给。故选B项。

填空题
实验题

(13分)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致癌物和致畸物质之一。我国规定:室内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mg·m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测定原理:KMnO4 ( H)溶液为强氧化剂,可氧化甲醛和草酸。

4MnO4+5HCHO+H=4Mn2+5CO2↑+11H2O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测定装置: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

I.测定步骤:

①用         量取5.00mL 1.00×103mol·L1 KMnO4溶液于洗气瓶中,并滴入几滴稀H2SO4,加水20mL稀释备用。

②将1.00×103 mol·L1的草酸标准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中备用。

③打开      ,关闭         (填“a”或“b”),用注射器抽取100mL新装修的房屋室内空气。关闭     ,打开      (填“a”或“b”),再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再重复4次。

④将洗气瓶中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包括洗涤液),再用标准草酸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的体积。

⑤再重复实验2次(每次所取的高锰酸钾溶液均为5.00mL)。3次实验所消耗草酸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12.38mL。

II.交流讨论:⑴计算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      mg·m3,该居室的甲醛   (填是或否)超标。

⑵某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假设溶液配制、称量或量取及滴定实验均无错误)提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至少答出2种可能性)。

⑶实验结束后,该小组成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一致认为:

①实验装置应加以改进。

有同学提议:可将插入KMnO4溶液的管子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如下图),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                   

②实验原理可以简化。实验中无需用草酸标准液滴定,可直接抽取室内空气,再压送到洗气瓶中,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