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中国四大地区略图

材料二:乙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成为旅游热点之一。

某旅游团7月下旬准备到西藏地区旅游,旅行社宣传单提示:①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棉衣;②准

备遮阳伞、墨镜;③有心、肺、脑、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或有外伤者不宜去西藏旅游;④带好雨衣等。

(1)旅行社宣传单中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①—气温日较差大 ②—空气稀薄,光照强 ③—海拔高,气压较大 ④—早晚经常下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乙地区种植的农作物穗大粒饱的原因是( )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B.二氧化碳浓度高   C.气温较低,没有病虫害  D.地势高,降水丰富

(3)下列同学的描述与丁地区有关的是( )

A、小华:“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B、小丽:“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小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小明:“哈达、锅庄、碉堡楼。”       

(4)图中山脉①、②中,属于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的是      (填数字代号)。

(5)甲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6)四位外国小朋友到图中四地区旅游后,交流各自见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法国小朋友说:“我在甲地区的蒙古包内,品尝了牧民自己酿制的青稞酒,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葡萄酒。”

B.澳大利亚小朋友说:“我在乙地区看见牦牛,而我国中部有成群的绵羊。”

C.日本小朋友说:“我在丙地区看到了成片的麦田,我的家乡主要种水稻。”

D.埃及小朋友说:“我在丁地区看见了水乡景观,而我的祖国是一个沙漠之国。”

(7)丁、丙两地分别在4月和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丙地油菜开花时间更迟的原因主要是:             

(8)读④山脉以西地形区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试分析原因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是(    )

A.疏松, 过度放牧  B.降水集中, 过度垦荒  C.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 垦荒造田

答案

(1)D (2)A (3)B (4)① (5)干旱 (6)A (7)纬度因素 (8)C

题目分析:

(1)读图可知:旅行社宣传单中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①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棉衣;②准备遮阳伞、墨镜;③有心、肺、脑、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或有外伤者不宜去西藏旅游.

(2)乙地区种植的农作物穗大粒饱的原因是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3)下列同学的描述与丁地区有关的是B、小丽:“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因丁处为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4)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图中山脉①、②中,属于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的是①秦岭.

(5)甲地区为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因为本区域身居内陆,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6)四位外国小朋友到图中四地区旅游后,交流各自见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法国小朋友说:“我在甲地区的蒙古包内,品尝了牧民自己酿制的青稞酒,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葡萄酒.”因为青稞酒是乙区域青藏地区的藏族人们酿制的.

(7)丁、丙两地分别在4月和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丙地油菜开花时间更迟的原因主要是:纬度因素.纬度低油菜花开得早,纬度高,油菜花开的迟一些.

(8)读④太行山脉以西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试分析原因图2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是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