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我国东西两地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年);
材料二:截至2005年,每10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我国为868人,而日本为5234人,美国为3987人;在科技工人中,我国高级技工仅占4.6%,而发达国家为40%左右。2005年美国硅谷的产值是580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的是高能耗。
请问:(1)材料一中的图表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的内容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4)针对材料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1)材料一:①从图中看出两地居民收入自2002年起逐年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以提高。这是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从一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说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2)材料二:①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少,技术工人短缺。表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人口素质还不够高。 ②“2005年美国硅谷的产值是580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说明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③“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的是高能耗。”说明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
(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4)①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针对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人口素质还不够高的问题,我国政府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③针对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我国政府要在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案要点全面,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