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每空1分,共8分)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线

(2)区域①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3)区域②的小麦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4)下列四句话描述的景观出现在①地区的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上了风火山,三魂已归天

(5)④地区的河流具有分布密集、多外流河的特点,①地区的河流具有               

              的特点,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区                        。

(6)下列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所示气候特点与③区域相符的是( )

(7)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的地势剖面图与下图相符的是( )

答案

(1) 秦岭——淮河(1分)

(2) 干旱(1分)

(3) 太阳光照强(1分)

(4) D (1分)

(5) 分布稀疏、多内流河(1分)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1分)

(6) C(1分)

(7) 乙(1分)

题目分析:

(1)秦岭-淮河纬度位置32°N~34.5°N,据图可以看出图中A、B是秦岭-淮河一线。它是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畜牧业和耕作业的分界线;以及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2)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区域①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少,干旱是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区域②是我国的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故小麦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

(4)从A诗句可以看出水乡特色,描写的应是我国降水最多的④南方地区;从B诗句可以看出草原风光,描写的应是我国的①西北地区;从C诗句可以看出该地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描写的应是我国的③北方地区;从D诗句可以看出该地高寒缺氧,描写的应是我国的②青藏地区,故本题选B。

(5)据图知:①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欠发育,分布稀疏且多内流河。

(6)③区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其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低于0℃,,且雨热同期, 根据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可知:A图为地中海气候,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为温带季风气候,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本题选C。

(7)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节节体位于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位于图中的②区域,在甲、乙、丙、丁四条线中只有乙线,经过青藏高原,故本题符合题意的是乙。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