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舆论监督栏目,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 ]

A.舆论监督比其他监督方式更有效

B.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C.这些名牌栏目能够引起中央国家领导人的关注

D.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

答案

答案:D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的“写意性”

  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中国画家对生活中的实体形象在提炼、概括当中,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它追求的不是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那么,中国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写意性”。

  把“写意”视为笔墨形式,是明朝以后的事。中国画的“写意”,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观,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方法,是迥异于西方美学的另一种美学体系。它理应包括从经营意象、塑造形象到表现思想主题的整个创作过程。如果把“写意”简单地看成是笔与墨之间的一种形式和单纯的绘画技法问题的话,就会妨碍我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

  “神似论”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一支巨流,是因为“神”是主宰形貌的精神本质。所谓“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表现物象,如果没有“神”,那么不管“形”怎样鲜明、逼肖,也很难生气郁勃。所以把写“神”,表现“神韵”、“神似”作为塑造形象的最高表现。中国画在注重“神”之外,更注重“意”,因为“神”多在物“意”之中,轻“形”与其说是基于重“神”,毋宁说是为了表“意”。因为从艺术表现看,“意”是构成“神韵”、“神似”的重要条件。“意”既是中国绘画的绘画观,又是创作方法。

  “意”的内涵在中国古典绘画中是比较宽泛的。“意”除指画家的主观意志、情思,画的意旨、意蕴外,还指神似、神韵、意趣,也指艺术表现上的含蓄和精练概括,当然更指意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的概念在绘画中似无严格的界定,这表明中国画在追求“意”的表现上,是从对具体形象的表现发展为对作品画意的表现。

  “意”的基本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到之到”。清人查礼在他的《画梅题跋》中论画梅时说:“画梅不要像,像则失之刻。要不到,到则失之描。不像之像有神,不到之到有意。”中国画“不似而似”则似在“神”,“不到而到”则到在“意”,这是艺术的更高境界。

  “精而造疏,简而意足”,这虽说是宋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但它可以代表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原则。“精”之所以要“造疏”,“精”在中国画中之所以未能长足发展,是因为中国绘画艺术多以“谨细”为忌。这在唐人的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已提出:“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谨细”是指对物象外在形貌的过分刻画。此外,《历代名画记》中有一段文字对我们了解这一审美原则,特别是对理解中国画的重“意”很有帮助。即“夫画物特忌形貌彩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随着主观描写的增加,从塑造形象的写神、表意和追求自然浑成中生发机趣,进而又产生了表现画家自己思想、情意和主题内容的“写意”。但是无论是表现具体形象的“神”、“意”,或是为表达画家思想感情和画中主题的“写意”,其基本方面都是相同的,这就是元人汤逅所说:“以意写之,不在迹象。”“不在迹象”并非不要依据客观“迹象”,而是说依据“迹象”,但不为“迹象”所牵,是化客观迹象为主观迹象。表物象之“意”是画家在他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为了创造足以“达心”、“适意”的艺术形象,可以不受客观对象拘束;当他创造“达心”、“适意”的艺术想象并进而表现自然景色和社会事物时,不仅不受客观对象的拘束,而且还可以用“运实入虚”或“运虚入实”的手法创造画意。

  此外,中国历代画家、文人也以画“造意”,这和他们的绘画观、审美理想紧密相连。他们把绘画看做和创作诗文一样,也是抒发胸臆的一种方式。他们之所以重“意”,正是为了达其心、适其意。唐代王维的画更带有较强的主观抒情的性质,宋人画更多的是借助梅、竹的习惯寓意来比喻人的节气和情操。(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的美学体系迥异于西方美学体系,它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因此,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既缺乏典型性,也不真实。

B.中国绘画艺术的轻“形”,不仅是为了强调“神似”、“神韵”,更是为了表“意”,因为“神似”、“神韵”的构成离不开“意”。

C.中国古典绘画力求避免“谨细”,因为“精”在中国画中未能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只有“精而造疏”,才能“简而意足”。

D.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为了使艺术形象足以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在创作时,常常可以不依据客观物象,不受客观物象的拘束。

2.下列各项中,能够体现中国画“不到之到”的审美原则的一项是(     )

A.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

B.“意”的概念,似无严格界定。

C.画物特忌形貌彩章,历历具足。

D.宋人多以梅寄寓人之气节情操。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其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是“写意性”。

B.中国画的“写意”,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观,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笔与墨之间的一种形式和单纯的绘画技法。

C.中国古代画论都强调神似,把“写神”,表现“神韵”、“神似”作为塑造形象的最高表现。

D.宋人“精而造疏,简而意足”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也可以代表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