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一书统计,1931年后中国的丝织业由1928年23534部丝车减为1935年的7686部,上海的卷烟厂由1928年的94家减为1935年的44家,全国的火柴厂由1928年的180余家减为1932年的69家,江苏的面粉厂由1921年的44家减为1931年的28家。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
B.帝国主义国家转嫁经济危机
C.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定
D.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B
据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一书统计,1931年后中国的丝织业由1928年23534部丝车减为1935年的7686部,上海的卷烟厂由1928年的94家减为1935年的44家,全国的火柴厂由1928年的180余家减为1932年的69家,江苏的面粉厂由1921年的44家减为1931年的28家。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
B.帝国主义国家转嫁经济危机
C.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定
D.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B
(16分)乙酸丁酯(CH3COOCH2CH2CH2CH3)是具有果香味的香精,经酯化反应可进行乙酸丁酯的合成。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右表。合成过程如下:第一步:将丁醇和过量的乙酸混合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第二步:洗涤提纯;第三步:蒸馏提纯。
乙酸 | 1-丁醇 | 乙酸丁酯 | |
熔点/℃ | 16.6 | -89.5 | -73.5 |
沸点/℃ | 117.9 | 117 | 126.3 |
密度/g·cm-3 | 1.05 | 0.81 | 0.88 |
水溶性 | 互溶 | 互溶 | 不溶 |
(1)上述是合成和提纯乙酸丁酯的有关装置图,请写出合成和提纯乙酸丁酯的操作顺序(填字母)C→F→ → → → 。
(2)C装置中除了装有1-丁醇和过量的乙酸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酸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冷凝管的作用是: ;
(3)步骤F:酯化反应完成后,向卸下的烧瓶中加入25mL水的作用是_____ ___ _ 。A装置中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
(4)步骤E的操作要领是:①用一只手的手掌压住分液漏斗的塞子并握住分液漏斗;
②另一只手握住活塞部分;③ 。
(5)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液体分为两层,乙酸丁酯应在 (填上、下)层。
(6)第一步酯化反应过程中可能得到的有机副产物有______(写出两种物质的结构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