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2010年5月,中共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共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千米,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亚欧”的独特区位优势。甲、乙两图为该地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 发展“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⑴材料一中提到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中的“一路”是指 。
⑵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两方面,分析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越的区位条件。
⑶图甲中A处的地形类型为 ,图乙中的B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
结合甲乙两图简析甲图所示主要地形的成因。
⑷运用所学原理,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分析该地区的番茄色红、质优的自然优势条件。
⑴丝绸之路(或亚欧大陆桥) (1分)
⑵该地位于亚欧大陆桥的中部,边境线长,与五国接壤,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2分)该地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有利于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联系。(2分)
⑶(山前)冲积扇(1分) 地堑(或下降岩层)(1分)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受内力作用,地壳断裂凹陷,受流水的冲击作用,形成冲积扇平原。(2分)
⑷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1分)昼夜温差大,(1分)灌溉水源充足。(1分)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分析。
(1)结合地理位置分析为古丝绸之路;
(2)地理位置可从周边位置、区域位置和交通位置等方面分析;而交通条件从水运和陆运等方面分析。
(3)图甲中A位于河流出山口位置;图乙中B处为断层组合,且中间岩层向下滑,为地堑;结合图甲乙则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角度分析。
(4)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注意没有优势的条件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