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图3,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参考答案:
叙述: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解析:
结合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序”在相当长时间内指的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根据数轴图,结合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将其划分为若干阶段,分别叙述阶段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情况即可。如新航路开辟后到工业革命前,殖民扩张活动建立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总体处于无序状态;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现端倪,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进一步强化世界经济秩序进一步加强。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