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资料一:见下图

资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资料三: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资料四:

(1)根据资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         ,原因是           

(2)根据资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西宁形成和发展成为城市的自然原因是         (填正确项字母)。

A.位于河谷、地形平坦

B.河流供水充足

C.政治中心

D.历史悠久 E.交通要道(4)根据资料四,青海省与同纬度的山东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率    (大、小)。根据两省的现状,可以推断出青海省环境承载力较小,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

(5)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答案

(1)逐渐降低,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

(2) 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3) AB

(4)大。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人类的文化水平(人类活动如工农业、城市化水平等)

(5) 优势:光照充足、水能丰富、矿产种类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独特、旅游资源丰富  不利因素:热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

本题考查我国区域的综合分析。

(1)积温是一个地区一年中所有大于等于10度的数值之和,用来反映热量高低。结合图示的积温等值线可直接判断,结合图示东西的地形差异可分析原因。

(2)“古城气候总无常”主要反映当地气候变化大,“一日须携四季装”昼夜温差大;“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日愁暴雨夜愁霜”反映天气变化大;

(3)注意自然因素,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河流等因素分析;

(4)计算增长率方法:用变化后数字减去变化前数字,除以变化前数字。1990年至2000年间,山东省人口增长率为0.076,青海省为0.16。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从科技、资源、地区的开发程度等方面分析。

(5)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自然资源、生物等方面分析,注意区别有利和不利条件。

判断题
问答题 简答题